“我要叫你知道,一個人失手害死了別人,可以全非出於本心。”這是阿朱死前對蕭峰說的一句話。
那一刻,蕭峰清醒了。花樹下,身穿淡紅衫子,淺笑輕盈的阿朱,為救父親,更為了愛人,終於以一死從復仇之魔手中拯救了蕭峰。
但其實,那一刻蕭峰也已經死了,心死了。
若不是還有很多東西東西放不下,比如殺害他養父養母的兇手還沒揪出來,說不定他那時就會一死了之。
而兇手絕不是蕭峰想知道的,因為他苦苦追查的兇手,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看吧,命運多恐怖!
殺害自己的養父養母,殺害自己恩師的兇手,竟是自己的親身父親,可以想象當蕭峰知道這個真相之時到底有多痛苦。
在親手殺死阿朱後,蕭峰其實想過消磨餘生。然而,英雄在何處都是人中龍鳳,受人矚目。蒼茫山下,當蕭峰於萬馬軍中取主帥首級,機緣巧合成為遼國的南院大王之時。命運的手再次將他推向了深淵。
當遼國皇帝打算征戰大宋之時,還打算命他為將之時,蕭峰的結局便已經註定。
這麼說吧,大遼皇帝命他攻打宋國,他不從便是不忠。可他受宋人撫養長大,奉命攻宋卻是不義;戰爭會死很多人,尤其是一些無辜百姓,他如果參與,是為不仁;違父之志是為不孝....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這就是蕭峰面臨的選擇,難以兩全,怎麼選都是錯的。最後,為了天下蒼生,蕭峰選擇脅迫遼國皇帝,結束戰爭,自己卻陷入了不忠不孝當中,又有何臉面存活於世?
死對別人而言或者很可怕,但對蕭峰而言卻是一種解脫。他終於可以不用忍受身世的折磨了,也終於可以沒有遺憾地去到九泉之下與阿朱相見了。
就是可惜了一代英雄。
少室山上,蕭峰說過的一段話,至今讓我印象深刻:你可曾見過邊關之上、宋遼相互仇殺的慘狀?可曾見過宋人遼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遼之間好容易罷兵數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鐵騎侵入南朝,你可知將有多少宋人慘遭橫死?多少遼人死於非命?
兵兇戰危,世間豈有必勝之事?大宋兵多財足,只須有一二名將,率兵奮戰,大遼、吐蕃聯手,未必便能取勝。咱們打一個血流成河,屍骨如山,卻讓你慕容氏來乘機興復燕國。我對大遼盡忠報國,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為了一己的榮華富貴,因而殺人取地、建立功業。
看,這就是蕭峰的價值觀。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或許是對蕭峰最好的評價。
不得不說,落秋真的很厲害,他用一次次兩難的境地,他製造了一次次矛盾衝突,一步步將蕭峰推向深淵,卻也將一個有血有肉,俠肝義膽,愛國愛民的鐵血大漢展現到我們眼前,讓人為之側目,為之惋惜。
這部《天龍八部》,真的已經超脫網文的範疇,乃是一部文學鉅著。裡面不單展現了一個光怪陸離的武俠世界,也對人性、價值觀,民族矛盾,家國情懷,做了很多描述,真的很發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