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爹對這首歌的評價居然如此之高,厲害了。”
“大愛這首歌。”
......
很快,第二位業內樂評人的樂評也出來了。出手的是金牌作曲人夜落,也是《問情》的詞曲創作者。
“本來也從專業角度寫了篇《東風破》的樂評,不過蘇格前輩既然出手,我就換個角度吧,我從歌詞方面給大家剖釋這首歌。
首先,我非常贊同蘇格前輩的觀點,《東風破》不單只是華國風的序幕,也是一首巔峰之作,後世者想要超過這首歌很難。
這首歌,我同樣單曲迴圈了無數遍,超級喜歡這首歌,喜歡歌詞,喜歡歌的旋律,也喜歡歌裡承載著的故事與情感。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視窗
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
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
主歌的第一部分,展開的是一個故地重遊,深夜感懷的故事。歌詞改編得非常棒,王軒的寫作功底實乃驚人。
‘一盞離愁’,離愁其實是個形容詞,但這裡卻把他當成名詞來使用。明明是一盞燈,卻用一盞離愁來描述,把燈下人的情緒三言兩句展現得淋漓盡致。
‘孤單佇立在視窗’,是燈在佇立,也是離愁在佇立,亦是離愁的載體在佇立,僅此一句,抽象的離愁一下子似乎有了生命。
‘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這句同樣絕妙。燭火如何清醒,無非是旁邊的人是清醒的,可此時夜已深,清醒的另一個代名詞其實是失眠,代表著旁邊的人處於失眠狀態。
他為何失眠?無非就是舊地重遊,睹物思人,感傷罷了。因為這份感懷太過濃烈,就連燭火也不忍苛責他。透過燭火的‘清醒’與‘苛責’,把燭火下人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很精妙地展現了出來。
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
水向東流時間怎麼偷
花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
主歌的第二部分,承接著第一部分結尾的深夜失眠,進入回憶篇。手法類似,都用將抽象的物品擬人化。比如‘一壺漂泊’,漂泊的當然不是酒,而是人。浪跡天涯的生活,就連酒也難以入喉。再比如‘回憶思念瘦’,思念怎麼瘦?瘦的當然是人,因為飽受相思之苦而消瘦。
‘水向東流,時間怎麼偷’,這句描述同樣非常妙,用‘水向東流’來比喻時間的流逝,用‘偷’字來形容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勸人珍惜當下。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歲月再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