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的,永遠是“居安思危”、“先苦後甜”這種道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最是見不慣。
“來日方長顯身手”
“甘灑熱血寫春秋”
電視機上的京劇已經唱罷,《梨園錦繡》的薈萃與推陳出新聽得爺孫倆激情澎湃。
“可惜了,剛剛沒給錄下來。”世昕爺爺唸叨了一句,“要不到時候開春兒我遛鳥兒的時候兒,又有的可聽了。”
“現在網上都能下載,我回頭給您下載到手機裡。”
所以說兒子不經常在身邊陪伴,但好歹孫女兒天天在家,世昕爺爺也學會了智慧手機的基本操作方式。
有時候誤打誤撞還能自己搜到點兒京劇的影片聽——可畢竟還是習慣了拿收音機和磁帶聽京劇,拿手機看京劇影片這件事兒世昕爺爺還是第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如今科技發展太快,歷史前進的滾滾洪流,不可能等待任何人。有的老人實在追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便只能靠家庭的陪伴與社會的理解。
“還真別說,有了這手機以後啊,去買點心都容易了。”世昕爺爺點了點頭,又抿了兩口茶。
“不過平時買點兒稻香村的點心,政府補貼我們80歲以上老人那養老卷還花不完呢!”
春晚接近尾聲,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少了往年被煙花爆竹覆蓋的盛況,任是誰也有些興致缺缺。
窗外的燈盞依舊亮著,國家治理光汙染的強度提高,往日裡輛車半面天空的LED燈牌按時按點兒的熄滅,沒有了往日車流的街道上,竟顯得有些空寂。
“賀奧,你哥我你這麼小時候也沒這麼鬧騰過啊!”看著弟弟正踩著自己的滑板在屋裡轉悠,叮了咣啷鬧出一堆響動兒,賀博憋著剛剛打輸遊戲的煩悶,開始和弟弟講道理。
賀博父母樂的見此,所以也不橫加看管,就由著兩兄弟自己相處。
“這都凌晨了,叮了咣啷的弄得人家樓裡邊兒別人怎麼辦?”
“雖說你這滑板玩的挺溜的,咱也不能大半夜玩吧?不說影不影響你哥我,你不怕樓下來揍你啊?”
“咱家要是和盛安寧她們家似的,正好兒趕上樓下裝置層,你折騰還好說點兒。”賀博放下手裡手機,看著弟弟,語重心長。
“而且就算是那樣兒,順著牆體還傳到別人家去呢,所以這種東西就白天到樓下去玩!”
看著和平時點兒郎當的樣子截然不同的兒子,賀博父母都頗為欣慰——這是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