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垣單人匹馬,一口氣狂奔了上百里,戰馬漸漸體力不濟,眼看就要被後面的人趕上。
他一拉韁繩,跑上了旁邊的岔道。
“兄臺莫慌,我等沒有惡意!” 老魏大聲喊道。
李垣充耳不聞,繼續策馬狂奔。
老魏擔心發生誤會,沒有追趕,衝著李垣的背影抱拳喊道:“多謝兄臺救命之恩,他日若能相見,魏仲必有重謝!”
李垣依然一聲不吭,越跑越遠。
魏仲無奈地搖搖頭,回頭見山賊沒有追來,便讓中年人和兩位女性單獨騎乘,往和州府城趕去。
李垣見對方走遠,就放慢速度,又往前跑了二十多里,見戰馬實在跑不動了,這才翻身下馬。
找了條小河,讓戰馬飲了一些水,然後牽著往前走,在一處廢棄的磚窯裡,坐著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清晨,起身檢查戰馬,見馬的後臀上有一個烙印,好像是一個‘飛’字。
李垣皺了皺眉頭,解下馬鞍上的兩個小布袋子,開啟一看,裡面裝著一些麵餅和肉乾。
卸下馬嚼子,拍了一下馬的臀部,馬立刻往黑風山方向跑去。
李垣扔掉長刀,將兩個小袋子搭在肩上,繼續前往和州府城。
中午時分,拐過一個彎道,前方出現一條大河,河上有一座木橋,橋頭攔著一根碗口粗的樹幹,邊上站著數十個官軍,正在檢查行人路引。
十多個年輕人抱頭蹲在地上,幾個官兵提著長刀,凶神惡煞似的守在一旁。
李垣正要改變方向,卻已經被官兵看見了。
一個官兵用手指著他,李垣只好走過去,取出身上的路引,交給一個查驗的小頭目。
小頭目仔細看了一眼路引,上下打量:“今年多大了?”
玉龍國的路引很簡單,只有籍貫、姓名、職業三項內容,以及官府的印章,並沒有標註年齡,也沒有肖像。
“今年十四歲了!” 李垣神情憨厚地說。
“為何一個人行走?想去哪裡?”
“家裡就俺一個人,過不下去了,去州城找活幹!”
小頭目一揮手,一個官兵走過來,解下李垣腰間的窄鐵條,看了一眼扔在地上,開啟他肩上的兩個小袋子,臉色驟變,厲聲問道:“哪來的?”
“路、路上撿的?”李垣手足無措。
“在哪裡撿的?”
“大路邊上!”李垣指了指北邊。
小頭目接過袋子看了一眼,吩咐道:“關起來!”
官兵抓住李垣的肩膀,將他往一旁的空地上拖。
“我的鐵劍!” 李垣掙扎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