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沒想過當導演> 第146章 標題消失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6章 標題消失術 (2 / 3)

藉此機會,周浩沉下心,打算好好考慮一下,他的電影劇本!

與他之前拍過的影視劇不同,電影劇本更加嚴謹,也更加“節儉”。

一部電影90120分鐘不等;而一部影視劇,最少也在十二集往上,近八個小時以上的總播放時長。

雖然兩者從本質上來說,都在講故事。

影視劇講究“碎片化”的發展理念,對於鏡頭語言、角色臺詞等多個方面的考究並不算特別嚴謹。

需要讓觀眾一看就懂,直白且簡單。

說白了就是負責的事情簡單化,把故事講好,把角色塑造完整即可。

而電影更趨向於“視覺化”和“核心化”,因為電影是一種強迫式觀影體驗,精巧的故事載體是基礎條件。

不同於影視劇隨時隨地,拿著手機帶個耳機就能看。

電影有別於影視劇最大的一點在於,想要達到最佳的觀影體驗,享受視覺感官的刺激,電影必須在影院觀看才行。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把影視劇放到影院,會不會和看電影沒什麼區別?

當然會!

電影是濃縮的精華,是將簡單的劇本內容複雜化。

新增核心,減去旁支。

你可以在電影院坐兩個小時,追完一部電影,但是你不可能在電影院乾坐七八個小時,追完一部劇。

而且3d視覺技術、全息投影等科學技術的革新,同樣也帶來了電影文化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未來。

視聽盛宴,不再是一句空談。

一顆子彈,可以透過電影鏡頭一瞬間到達你的眼前,甚至還可以變換時間流速,讓它永遠停在那一刻。

一束花朵,可以在你眼前肆無忌憚的綻放,甚至花中孵化出一隻霸天虎也說不定!

原本只存在於想象中的幻想生物,如今可以活靈活現的出現在鏡頭中。

而翻開“視覺化”的標籤後,電影的“核心化”更叫人追捧。

就像n多年前,家長們不希望孩子接觸遊戲,指責遊戲沒有任何教育意義。

電影的“核心化”,就在於“教育意義”這四個字上面。

一部好電影的故事核心,可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都在不斷受人追捧。

比方說,《那個不停奔跑的男人》、《被關在監獄二十七年的安迪》......等。

《那個不停奔跑的男人》,講的是一個名叫阿甘的弱智男,天降好運一輩子無憂無愁,取了個媳婦,附贈一個兒子。

《被關在監獄二十七年的安迪》,被人構陷入獄不要急,慢慢挖,挖上二十七年,肯定能挖通監獄逃出來。

上一部教會大家,如何擺平心態喜當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