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沒想過當導演> 第122章 導演分級制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章 導演分級制度 (2 / 3)

但是!

不要忘記!

今天來導演協會這裡,不是為了聊天,是有任務的!

協會副會長耿侖作為會議發起人,率先登臺。

臺下眾人息聲,共同望向舞臺中心。

路非也收斂起了笑容,和周浩結束話題,一臉正色地看向耿侖。

“這次將大家請到這裡來,是想要開啟導演協會內部的公投會議,公投內容為《華國導演分級制度》!”

“導演分級?什麼意思?abcd的那種?”

“聽上去不怎麼靠譜啊!”

“不會是按類別分級,什麼喜劇導演,文藝片導演之類的無聊事情吧?”

耿侖笑道:“請大家放心,導演協會絕不會做出損害大家利益的事情,我以人格擔保!”

耿侖口中的導演分級制度,脫胎自西方的演員分級制度,從導演的名譽、資歷、作品三個方面出發。

進行導演級別分化,調整收入層級。

減除分成收入,固定導演薪金,增加所有導演的利益價值。

s級導演,最低五千萬片酬(上不封底)。

a級導演,一千萬到五千萬之間。

b級導演,五百萬到一千萬之間。

c級導演,一百萬到五百萬之間。

d級導演,十萬到一百萬之間。

這套制度,著實有些出人意料。

在場的眾多導演,不由得陷入沉思,思考利弊。

減除分成的片酬收入方式,按照導演分級固定片酬,如果真的公佈出去,肯定會引發整個華國導演界甚至娛樂界的轟動。

該制度確立了導演的最低收入,只要被評為c級以上,最低一部戲的收入都不可能低於百萬。

分成模式,不是每個導演都和周浩一樣,能拿到百分之五的比例。

很多不知名的導演,分成只有百分之一,收入極其不穩定,甚至一部戲拍完,不僅賺不到錢,還要賠上名聲。

這種直接固定下限的分級制度,將會是很多不知名導演的福音。

近些年,文藝片導演脫離主流地位,票房成為決定導演收入的唯一要素。

導演們過度最求“叫座”,而非內容上的“叫好”。

耿侖根據這一命題,展開了對於《導演分級制度》益處的討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