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萊特略帶擔憂的開口,還沒說完就被維爾林打斷。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
維爾林猜到他想說什麼,立即打斷他的話,不讓他說出來。
悲觀、擔憂的話說多了,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這種現象被稱為心理暗示效應。
心理暗示效應是指透過暗示、說服或建議,對他人或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行為產生影響的心理現象。
就比如,兩個人去考試。
一個人在考試前老想著題目難了怎麼辦,自己不會做怎麼辦,考砸了怎麼辦等等。
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可想而知他的成績不會太理想。
而另一個考生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考試,他的成績自然會好一些。
類似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要生活中工作中要多一些正能量,要更開心一些,更坦然樂觀一些等等話語。
這也是心理暗示效應,讓自己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困難和壓力。
帶著負面能量、情緒和壓力做事,往往事倍功半。
“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咱們做到全力以赴,各方面都協調好計劃好,一樣能殺了他。”
“暗殺國家元首成功的案例都比比皆是,殺一個將軍不見得有多困難。”
維爾林勸說他放下壓力,擺正心態去做事。
“對,老哥您說的很對。”
“確實是這樣,我受教了。”
莫萊特誠心的點頭回應。
兩人結束通話,維爾林又給萊倫打了電話。
萊倫得知顧靖澤的身份後,也跟維爾林的想法一樣。
顧靖澤必定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