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兵器組的最終決賽,沒有像是封於修那樣大人氣的選手,畢竟之前的洪葉已經無了。
再加上雙方有些勢均力敵得味道,所以支援率一直也是不想上下。
而此時場上的表現,兩個人同樣是不相上下,看起來也肯定會比封於修那場打得更久一些。
比賽的雙方,一個是武當道士,用劍的師墨,另一邊用的居然也是劍。
不過兩人的風格不同,師墨比較飄逸,對手卻是大開大合。
兩人你來我往,劍影翻飛,好不熱鬧。
這卻是看呆了不少人,因為之前雖然也有用劍的對手,但沒有哪兩個能做到這樣程度的。
原先單英的那一場就讓人覺得用劍的美感,師墨也是靠著這飄逸流劍法從復活賽一路圈粉下來,再加上本身長相,是“武林風”中目前女粉比例最多的一個選手。
從他出現時候經常飄過的彈幕就能看出來,隱隱有點兒飯圈的味道了。
這倒不是性別歧視啊,而是女性這邊的確容易因為偶像形成團體意識,而男性這邊呢,不等一致對外的時候就已經自己狗腦子打出來了。
當然,表面姐妹和真兄弟也是有的,這卻是另說了。
李勇雖然在記者面前沒有表態,但賽前也是看好師墨的。
倒不是因為不認識他的對手,實際上這個對手能夠把兵器王洪葉幹下去已經足見實力了。
只是師墨在出身武當這樣有傳承的大派情況下,比武時候想必終是有些保留的。
他跟一心和尚還不同,一心那邊是跟對手的差距太大,用出來也不見得有用,甚至都沒機會用出來就GG了。
師墨的這個對手卻沒那麼強,可能還比他弱,說不定他還用不著用出來。
兩人在上面打的精彩,現場裁判也說的興致勃勃,聊到了兩名對手,尤其是武當的一些往事。
觀眾們並不覺得煩,反倒不少人就是奔著這樣長見識的機會來的。
這個比賽最大的一個功用就是提供了一個武林人士面向大眾的公示渠道,讓武林中的很多事情開始為人所知。
比如讓很多人重新認識到了武當和少林的關係,比如讓人知道你樓下賣生煎的老伯,可能是個深藏不露的老江湖,只是往事隨風不必追憶。
那些常識就不用說了,其實李勇之前拿給單英的那個堂前燕,也有專門給出解釋。
畢竟部分選手和大部分的觀眾,對這其中隱藏的過往不知情,倒是佛山的一些老師傅有所瞭解。
而也正如李勇想的,因為這比賽的熱度,這堂前燕不僅很快出現市面上的仿品,比賽紀念版的價值也受到了炒熱。
但目前還沒有哪個選手賣出,畢竟參加比賽獲得的獎金,還有關注度帶來的後續收益,已經足以改善生活,這種有象徵意義的紀念品,可是能在往後餘生拿出來吹噓的,什麼“當年我跟封於修同臺競技”之類的。
除非以後花錢大手大腳,最後不得已要變賣,不過那時候的價值可就不一定了。
回到比賽中,此時師墨也確實佔據著優勢,但這不足以拉開。
對手能夠戰勝洪葉,別看招式大開大合,實際卻是頗為謹慎的一個人,甚至可以說有點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