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勝不許敗!
“師傅,您不必要有心理壓力……”當然,李勇在面對霍元甲的時候,肯定是不會這麼說的。
就算真出現了什麼意外情況,他也希望霍元甲能夠保留有用之身。
這麼多年相處下來,他跟霍元甲已經是亦師亦友的關係,霍元甲更多時候是類似於他的兄長一般。
如果說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有點裝瘋賣傻的成分,後來就是竭力幫他、也是幫自己、幫他們這個民族做好份內的事業。
比之現實中,他感覺自己無疑是成長了很多,畢竟舞臺足夠,他剛開始經驗也欠缺,包括去和人打交道也會有為難之處,但漸漸的熟能生巧了,現在已經完全能夠獨當一面了。
他覺得以自己現在的能力,就算面對的環境不同、需要的技能經驗不同,但他回到現實後,肯定也能夠勝任更高的工作了。
不過,現代社會有時候更欠缺的是一個機會,或者說背景和人脈關係,不然錐刺囊中最後也只能是掉到地上,聽見一聲響的事兒而已。
在他和農勁蓀忙碌的時候,霍元甲自然是養精蓄銳,以待來敵。
而後在上海跑馬場,這一場整個上海甚至南北各方都矚目的比賽,終於開始了。
至於比武過程,就不用說了,看過電影的都知道。
李勇為防萬一做了準備,最後並沒有用上,當然他也不會覺得可惜。
更不覺得奇怪,事後想想,或許是因為霍元甲近些年雖然名氣越來越大,但是出手次數越來越少,所以在那些洋人看來,霍元甲也就是名氣大一點,實則沒什麼威脅。
事實上,換個正常人看到兩個人站在一起那身高身材的對比,也很難相信霍元甲會是最後的取勝者,甚至勝得有些輕鬆,後半過程基本是在吊打。
霍元甲獲勝之後也沒有什麼自得,只是看到旁邊跟著一起過來的精武會弟子們,還有同盟會的那些支持者們,心裡特別欣慰。
對他來說唯一可惜的,大概就是這現場不夠大,而且有不少是洋人,雖然在洋人面前“耀武揚威”也很爽,但他更希望的是能在更多的中國人面前痛揍洋人。
好讓國民們知道,中國人才不是什麼東亞病夫,中國人一樣可以暴打洋人。
只要強身健體,只要鼓足了勇氣,洋人並非是不可戰勝的。
過去半個世紀的屈辱,他們遲早能夠討回來!
而在接下來幾天,這場比武的結果便成為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中國武師擊敗美國冠軍奧比音!”這是英文報紙的報道;
“霍元甲力挫西洋大力士……技驚上海!”這是華文報紙的報道;
同時霍元甲也趁著這個時機,再次呼籲,動員國內各武術門派,摒棄門戶之見,並召集全國武術精英,匯聚上海加入精武體操會。
相比於天津,上海的舞臺的確更大,這裡的媒體記者更多,通訊更加發達,也能讓訊息傳播的更快更廣。
尤其是對於南部的輻射,霍元甲以前只是在北方知名,經過這一仗,卻直接傳遍了整個大江南岸,甚至到了廣州、港島。
不過霍元甲這一次大出風頭,也自然成了洋人的眼中釘,他們迫切急需一個打壓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