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出現怪現象,市場上小李莊雞蛋越來越多,可價格甚至比先前還高了,這種現象很多人看不懂,但是秦河第一時間就發現這其中的危機,一旦雞蛋出現飽和現象,那雞蛋崩盤就那麼幾天的事。
而這時候,秦河則需要等待一個時機,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讓這些小販繼續擴寬渠道,比如把雞蛋賣到隔壁幾個縣城,或者市裡面,只要把周圍幾個縣城渠道開啟了,那就算再每天多一千個雞蛋,依舊可以保持高價售賣。
第二個就是小李莊自己去尋找新的代理商,找到生產蛋託的工廠,定製一批紙殼箱子,設計一系列包裝,最好還給小李莊超級雞蛋取一個品牌名,再尋找到市裡或者其他城市的大代理商,大家互相合作,把小李莊的雞蛋推出去。
這樣小李莊就可以建十個八個雞場都可以了,只要把市場開啟了,別說幾千個雞蛋,一個市級地區,每天消耗的雞蛋就是天文數字。
當然,就算市場開啟了,小李莊的缺陷也非常明顯,那就是沒有一條可以運輸的馬路,目前一天幾百個雞蛋,被幾十個小販瓜分,這些人大多挑著或者騎著二八大槓,各自推著走出小李莊。
一旦真正需要大批次運輸的時候,小李莊根本沒辦法搞定,但是修路暫時還不能急,第一,小李莊沒錢,第二,槍打出頭鳥。
實際上,現在的小李莊已經引起很大爭議了,關於神奇的雞飼料爭議一直沒有斷過,不止周圍幾個大隊向公社要求小李莊公開飼料秘方。
和李書記談集體利益,已經成了周圍那些考察干部每天掛在嘴上的話了。
把雞飼料上交國家,才是大義,不能讓小李莊一個大隊發家致富的聲音彼此起伏,甚至縣領導也不止一次上門拜訪。
可在這種壓力下,李書記那如牛皮一般的強硬態度讓人無可奈何。
首先,這已經不是五六十年代了,而是改革開放的八零年代了,強制要求上交秘方給國家這套已經不流行了。
而李書記是什麼身份?抗日老兵,還是因傷退役的老兵,幾十年的老黨員,如果人家要鬧,出了事,你領導幹部烏紗帽還要不要?
還有一個原因,現在小李莊儘管靠養雞致富了,但是還沒有引起超級轟動的事件。
比如小李莊大隊家家戶戶都是萬元戶那種新聞,養了半年多的雞,分紅三千多快,還是五百多人分,這種新聞也只能讓人有些羨慕而已,遠沒有到那種靠養雞家家成為萬元戶的震撼。
九月初,張全德帶回來兩個好訊息,第一個好訊息是他在市裡面,找到一家紙漿加工廠,那個工廠可以做各種紙箱包裝,張全德也打聽了一下,如果要生產蛋託,得要自己訂做模具。
第二個好訊息是,張全德從何仙姑那裡,帶回來幾副草藥,聽說可以生兒子的草藥。
這真是兩個好訊息。
(從上架到現在,每天萬字以上更新,今天六更,求點推薦訂閱吧,我訂閱不行,只能希望字數來湊,現在每天就二三十個朋友追訂,訂閱的錢剛剛夠買一包泡麵加一瓶可樂,感覺沒動力,希望看盜版的朋友回來起點讀書,給點支援吧,謝謝!同時感謝一直支援的那些朋友,每天訂閱都是一些熟悉的名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