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大多描寫的是主角遇奇遇,或者遇到高手傳上一甲子功力,學到絕世武功最後成為天下第一高手。
而網路小說往往是從現代人的角度來描述的,世界觀也不再限於武俠世界了,這就比武俠世界有趣多了,再加上網路小說大多都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這種以現代苦逼主角的視角,更加讓人有代入感。
除了武俠小說外,這個書店,自然還有這個時代不可缺少的雜誌,大多都是讀者文摘,故事會,鬼故事之類的,偶爾看到一本科幻世界的雜誌。
秦河在書店逛了半小時,搖了搖頭,走出書店。
其實這種中學旁邊的書店,並沒有什麼參考價值,和秦河記憶中的自己的經歷過的年代差不多。
實際上,這種書店,根本不賣主流小說,因為那些書,中學生根本不喜歡,實際上整個九十年代,秦河記憶中最深刻的主流小說。
應該是黃金年代,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之類的小說,當然,還少不了平凡的世界,到了九十年代末,主流小說漸漸開始不再是現實類了。
一九九八年,一部還珠格格電視劇,把整個內地主流價值觀都開始帶偏了,漸漸,言情小說開始當道,韓寒和郭敬明新一代作家開始接班,最後慢慢是網路小說接上,武俠小說和現實類的小說,漸漸沒落。
秦河站在書店門口,思慮許久,也想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
“三體”系列,他肯定得寫,雖然不知道這書會不會在這個年代引起轟動,但是靠著這本書的版權,足以讓四個孩子長大成人,甚至未來對他們來說,還是一筆鉅額的財富。
除了三體系列外,秦河還決定多寫一到兩本小說。
目前才一九九七年,就算抄後世的小說,也必須能讓這個時代的人們接受。
秦河不是沒想過直接抄寫鬥破這類曾經打破N多記錄的小說,但是那種退婚流到這個時代,真會被人接受嗎?
秦河不敢百分百確定。
但是秦河很快腦海中出現另外一部小說,也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小說,作者靠這本書連續登上作家富豪榜好幾年,光版稅收入就數千萬。
而且這本書老少皆宜,不管在二零零六年,還是二零一六年,都銷量不錯,受眾極廣。
秦河相信,就算這個年代,這本書依然會爆紅。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
“明朝那些事兒”
這本書可以說是真正打破普通人對歷史類書籍的認識,在他之前,也曾經有很多牛逼的歷史類小說。
比如萬曆十五年,還有二月河系列的“帝王系列”,這些書都曾經在某些圈子裡是非常牛逼的存在。
但是,這些書,看的大多都是某個群體,對歷史畢竟感興趣的人群。
而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一出,才真正讓普通人也認識到,原來歷史還可以這樣描述,歷史也這麼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