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空投常規炸彈,如果飛行高度太高,很難保證精度。
如果是蘑菇蛋,問題不大。
威力足夠大,準頭偏那麼兩三公里都不是問題。
可這個是常規炸彈。
“根據理論分析,這樣的炸彈殺傷半徑,大約是500米。”
謝一九說道。
種花家改進配方,利用微納技術加工硝酸銨、硝酸鋁,再加入鎂粉等,威力提升了很多。
8.1噸的裝藥量,比大毛家的炸彈之父的7.1噸裝藥量只多了一噸。
可威力卻翻大了好幾倍。
炸彈之父的威力,相當於44噸三硝基甲苯,殺傷半徑300米。
謝一九設計的這東西……
其實也是火力不足恐懼症下的產物。
見楊國志擔心投放精度,謝一九補充著:“如果擔心投不準,可以改成鐳射制導……不過,這也會造成一個新的問題。”
“什麼問題?”
楊志國有些意外。
鐳射制導,可是牧夏國內最前沿的技術。
“增加鐳射制導部分,就需要給炸彈增加動力系統,不僅成本會很高,威力也會減少不少。”
謝一九皺起了眉頭。
顯然極不情願使用鐳射制導。
殺傷半徑夠大,精度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實在是擔心投偏了,多投幾枚就是了。
“成本會增加多少?威力降低多少?”
作為總參謀長,成本得考慮,威力更得了解清楚。
“成本增加四倍以上,威力至少降低一半。”
謝一九說道。
鐳射制導,牧夏有技術。
還比較成熟。
地面進行鐳射引導或是戰機進行鐳射照射引導導彈。
那東西成本太高了,牧夏又太窮。
沒有大規模生產這種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