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曹州了,太師可有決斷?”這一天途中休息時,奇計特意來請示。
姬昌起兵伐北崇,崇黑虎順勢投靠,葬送了兄長一家,自己倒是成了北伯侯。
還沒等崇黑虎撫平北地諸侯的惶恐,聞仲就請來金靈聖母和餘元,以雷霆之勢剿平了袁福通,平定北海,威望一時無兩。
崇黑虎措手不及,在聞仲赫赫威名壓制之下,不敢有所異動,生怕引來聞仲的征伐,下令崇侯虎在時對北征大軍的支援一應照舊,就等著趕緊送平亂大軍還朝。
既然已經選擇了姬昌,等西岐起兵之時,北地必然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奇計要保成湯江山,就必須考慮先把這顆釘子拔出。
他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去對抗所有人,哪怕他是大羅金仙。孔宣多牛叉的存在,開天以來第一隻孔雀,露底之後,不還是被準提聖人給度走了。
或許北地強將不如西岐多,但兵馬未必就少了。征戰沙場、保全一國,靠的也不是法力,而是兵馬。
而且人間氣運的存在,也讓修仙之人忌憚,輕易不敢輕履紅塵,怕影響道途。
只有那些仙道無望,或是下山尋求機緣之輩,才會享這人間富貴。
奇計已經做好了打算,以後要對抗西岐,自然不能讓自己腹背受敵。
情況已經給聞仲分析清楚,而聞仲也明白這是極可能發生的事,他回去之後就會著手調兵攻打西岐,但對崇黑虎的處理,還是有些猶豫。
畢竟沒有先例,只要不是叛亂,對抗大商,大商也不可能干涉各路諸侯的內政。
崇氏內部的事,若是自己強加干預,以後誰還會信服大商?諸侯離心,那大商也就完了。
“太師還在猶豫?”奇計見狀道,“大商四大方鎮,東伯侯、南伯侯已經叛亂,在大商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前,兩方各路諸侯是不會站在大商這邊的。西伯侯作亂在即,自然也指望不上,若是不拿下崇黑虎,太師以為北地二百諸侯會如何選擇?”
“屆時四方諸侯合圍朝歌,太師覺得大商能支撐的住?”
“不是末將逼太師做這艱難選擇,實是不如此,大商沒有一絲希望。”
“若是太師不願意揹負這惡名,大可推到末將身上。”奇計大義凌熱道。
商朝的同樣是分封制度,四方伯侯有很大的自主權,有自己的文武臣子、有獨立的軍隊,朝歌不能干涉,更不能越過四方伯侯去處理下面的小諸侯。
實際上作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大商真正的地盤只在汜水關、三山關、遊魂關、陳塘關諸關以內,外面都是八百諸侯的地盤。
袁福通糾結七十二路諸侯叛亂,如果不是反抗大商,如果不是崇侯虎無法壓制,也輪不到聞仲出兵。
“這點擔當,老夫還是有的,就按你說的辦吧,”聞仲沉思良久,不見大商有一絲勝率,神色黯然,“你是奉本帥之命討伐不臣崇黑虎,一切後果由本帥承擔。”
比起大商失去北地的後果,聞仲寧願冒天下之大不韙,攻打崇黑虎。就算以兵勢未必北地諸侯保持中立,名聲不佳,總好過他們投靠西岐,成為壓倒大商的最後一根稻草。
起碼滅了崇黑虎,沒有了帶頭之人,他們在投靠西岐的時候,也得考慮一下是不是能承擔的起這後果。
至於藉口嗎,西伯侯不尊人王號令,僭越攻打北地,崇黑虎受賊人引誘,兄弟鬩牆,不敬祖宗……
只要想動手,藉口總是有的,別人信不信且不說,自己能過得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