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六年三月,故太中大夫宋江暴斃於鄆城縣宋家莊。
其弟故武奕郎宋清,寧遠將軍、雲州防禦使盧俊義、潤州都統制李逵等紛紛上表,請朝廷徹查宋江暴斃一案。
然奏表猶如石沉大海,終不見朝廷有所動靜。
盧俊義更是被政事堂下文申飭。
宣和六年六月,雲州防禦使盧俊義躲過暗殺後,秘密遣回京東,聯絡舊部兄弟,籌謀起事。
七月,在朝廷發現端倪,準備調兵之時,盧俊義、李逵、宋清等宣佈起兵,打著為宋江報仇的旗號,再次於梁山起事,數十位兄弟紛紛響應,撲天雕李應再次被捲入。
八月,盧俊義派人前往二龍山尋找公孫勝未果,杭州六合寺,魯智深圓寂,武松閉門不出。
同樣,也有許多人拒絕了盧俊義的建議,未曾參與。
十月,朝廷調集大軍圍剿梁山,三衙原奇計的舊部不斷有人被派出,率軍圍剿梁山。同月,利州都統制扈成主動請纓征剿梁山。
昔日並肩作戰的同僚,終於向對方亮起了屠刀。
這一次梁山大軍並不佔優勢,兩個月下來,被逼入梁山之上固守。
因天氣嚴寒,朝廷大軍圍困梁山泊。
宣和七年二月,大宋接受金國聯盟之請,童貫率軍徵遼,配合金國發起對遼國狼主的圍剿。
為了防止與梁山聯絡,童貫徵調了未曾參與盧俊義、李逵之亂梁山頭領,以及數十位奇計當初的部將。
三月,遼國狼主被宋金圍困,戰敗後被俘虜。
這一戰,梁山頭領多有死傷。
而童貫,則因為滅遼有功,被封為廣陽郡王,終於實現了夢想。
七月,金國見大宋虛弱,派兵奪取燕雲之地,宋軍大敗,幽雲之地不斷被金國蠶食。
十月,奪取幽雲之地後,金軍長驅直入,進攻河東、河北,十一月分兵進攻汴京。
宋徽宗匆匆傳位太子,神宵玉清真王歷劫完畢迴歸。
靖康元年正月,宋欽宗以李綱為右丞相,固守汴京,下詔令各地兵馬回援汴京,圍困梁山一年之久的諸軍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