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源洞縱深百里,蜿蜒崎嶇,若是沒有嚮導,就算有十萬人馬,也無法輕易探尋究竟。
看著在這洞中建造的宏大宮殿,奇計嘖嘖稱道。
方臘的運氣很好,能找到這裡作為前期的根據地,後來更是在此地建造自己的王宮,可見方臘對幫源洞的感情。
幫源洞不適合一國之都,太過偏僻難尋,方臘把王宮定在這裡,除了安全考慮,就只剩對這裡的情感了。
畢竟號稱人間天堂的蘇杭都攻下了,也沒有改變他定都於此的意思。
此時距離上次大戰,已經過去了十餘天。
方臘的大軍覆滅,最精銳的教兵盡皆戰死,為他死死擋住宋軍,使得方臘一眾核心人物得以突出重圍。
數百萬人戰死,數百萬被俘,其餘潰逃不知所蹤。
加上韓世忠部,近九百萬人的大軍,僅剩五百萬,折損近半,就連西軍大將都戰死了好幾個。
蔡中所部百萬三衙禁軍,這一仗下來,直接折了六成以上,還剩三十萬出頭。
這便是最精銳汴京禁軍的戰鬥力。
理論上應該是最強,但戰鬥經驗有限,上了戰場,傷亡率遠超西軍。
戰爭只是一方面,戰後的事才更忙。
戰死的人就不說了,沒有條件,只能焚燒了事。
傷者的救治、俘虜的安置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
好在奇計不用管這些,朝廷為了讓他安心平亂,派人輔助做這些善後工作。
之前這位宣撫使一直待在後方揚州主導大局,方臘戰敗這才動身來到睦州主持大局。
當然,奇計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因為方臘逃走,“大發雷霆”當場罷免了一個知州、兩個防禦使的職務,極大震懾了江南各州的官員。
知州、防禦使都是朝廷委任和罷免的,奇計這個江浙淮制置使竟然能當場免官,自然是得到過朝廷的許可,這也代表著奇計對東南官員的不滿。
想到奇計到江南後這段時間自己的表現,不少人心有慼慼,生怕被奇計盯上。不但工作賣力了許多,更是積極幫著宣撫使處置善後事務,讓這位宣撫使輕鬆了許多,老懷大慰。
若是穿越歷史位面,奇計一定會想方設法扭轉大宋的局面,藉助方臘起兵之事清洗江南。
但這不是歷史,而是,他完成任務就要離開,而且皇帝之前也說過,不可能扭轉大宋的局面。
儘管知道如此,還是忍不住想要多為遭殃的百姓做點事,放方臘走也有借其手削弱江南豪族之意。
畢竟方臘以貧苦之民起兵,冒頭對準的也多是官員、地主。
穩定局勢後,奇計並沒有立即派兵追擊方臘,而是對方臘一行人進行了懸賞。
生擒方臘送還者封侯,賞金萬兩;擊殺方臘送來首級者,賞銀十萬兩;其餘方臘麾下文武,各有不等的懸賞。
然後,奇計挑選了一批俘虜,讓他們為嚮導,來到這幫源洞,搜刮方臘的老巢。
好東西還是不少的,金銀珠寶,文玩字畫,更有許多富有摩尼教特色的物品,如那廣場上高達三丈的明王尊像。
摩尼教的典籍也蒐羅了不少,還有不少功法,只可惜都是很普通的功法,摩尼教的獨門功法沒有找到,也未發現方臘施展的那種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