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奇蹟書店> 第四百四十七章、取潤州(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七章、取潤州(求訂閱) (1 / 2)

方臘又名方十三,本是歙州人,後遷睦州青溪縣,頗有家產,是遠近聞名的漆園主。因為皇帝喜歡花石竹木,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在東南各地搜刮民間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用大船運向汴京,每十船組成一綱,時稱“花石綱”。青溪縣多產竹木漆,是應奉局重點酷取之地。這種沉重的負擔自然都轉嫁到農民身上,造成江南百姓憤怨。

方臘於是趁機傳播摩尼教,宣揚明王即將降世,黑暗即將過去,靠著宗教的力量,給窮苦百姓構建一個沒有的未來規劃,得到大量窮苦百姓的擁護。這些人被他組織起來,成為起事的中堅力量。

為了起兵,方臘準備了十餘年,一開始四處派人傳教,招攬信徒,尤其是展示了一些所謂的“神蹟”後,更是讓百姓對明王的法力深信不疑,堅信明王即將將士。

方臘是個謹慎的人,雖然暗中集聚了大量實力,依舊沒有騎兵,而是先暗中控制州府,等待時機。

當初宗澤回鄉,之所以擔心江南,就是因為看到了這種情況。

直到田虎、王慶各自起兵建國,方臘才隨其後宣佈起義,一夜之間聚齊數百萬之眾,開始攻城略地。因為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才能在短時間裡攻取八州之地,佔了數十縣。於是方臘也學著田虎、王慶,於青溪稱王建制,被奉為“聖公”,年號“永樂”,置文武百官,宣揚明王時代到來。

一時間,江南百信紛紛響應,對明王降世之說深信不疑。

……

江浙淮制置使,擁有江南東路、兩浙路和淮南東路三路軍政大權,考慮到這幾路都是大宋富庶之地,奇計的地位已經不比童貫差了。

在此之前,童貫是江浙淮安撫使,待奇計到來,童貫有回去管他的西北了。

童貫沒有和奇計見面,因為他覺得,自己和奇計犯衝,每每自己做不到的事,到奇計手裡都能輕易解決,征討宋江如是,征討王慶亦然。

如今又輪到征討方臘。

奇計徵調了京荊夔三路大小船隻,從江陵府出發,數千艘船隻沿江而下,遮天蔽日,於江上連綿十餘里。

數千艘船隻,顯然無法把近千萬大軍一次運走。等到了江州,奇計就發出制置使詔令,命令江州水軍溯江而上,前往運輸自己麾下大軍。

一路上池州、太平州的水軍都被他打發去運送軍隊,直到江寧府。

方臘勢力雖強,但只佔據長江下游的蘇州、常州、潤州三地,並不能對長江水軍造成太大影響。

奇計沒有前往童貫退守的揚州,而是在江寧府上岸,然後召集當地文武,詢問賊軍情況。

半個月後,奇計大軍全部就位,立即奔赴潤州。

因為潤州的賊軍最是活躍,已經多次對揚州發起試探性進攻。若不先將潤州解決,萬一揚州失守,那就不好收場了。

……

聽聞奇計率軍來攻,潤州的守將呂師囊立即舉兵來迎戰。

呂師囊本是歙州富戶,熟讀兵書,使一條丈八蛇矛,武藝出眾。因為資助過方臘傳教,在方臘起兵建國後被封為東廳樞密使。其麾下有十二個統制官,號稱“江南十二神”,名頭很大,是方臘麾下攻城掠地的一支重要部隊。

正所謂聞名不如見面,呂師囊和田虎、王慶麾下的將領一樣,對收復幽雲之地、平定田虎、王慶之亂的奇計雖然重視,方臘聽說大宋朝廷派奇計來,還專門派人提醒呂師囊,但呂師囊依舊認為自己不比奇計差。

帶著些許忌憚,呂師囊依舊率軍出城迎戰。

江南富庶,所以人口也多,僅僅一個潤州,呂師囊就能帶出來五百萬大軍迎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