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何時?”見喬道清凝望東方,奇計心裡微動,問道。
“回相公,今日是四月二十三日。”隨侍的欒平答道。
“果真開始了嗎?”奇計心道,見喬道清一臉震撼的模樣,於是問道,“道長可有所得?”
“天現異象,魔君出世,大宋就此不寧了。”喬道清說道。
“道長,大宋何曾安寧過,這歷朝歷代,又何曾安寧過?”奇計說道,“道長以為,這所有之事,都是上天安排的?”
“修道尋仙,貧道如何不信?”喬道清說道。
“然本官不信,若真有上天命數,本官卻也要逆天改命。”奇計說道,“這便是我們儒家所言,人定勝天,制天命而用之。”
“相公自言為儒?”喬道清啞然。
“這是事實,不是嗎?否則以我現在的年紀,如何能在這個位置上?”奇計笑道。
“那貧道就靜觀成敗,看相公能做到何種地步!”喬道清也笑了。
“不,道長可不能只看著,本官還需要你出力呢!”奇計說道。
“宋夏戰爭已經停止,相公為何繼續還要操練兵馬?”喬道清問道。
“剛剛道長還說大宋要就此不寧,本官操練兵馬,豈不是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奇計說道。
“相公確定自己一定會被調離?”喬道清又問道。
“道長不妨猜猜看!”奇計賣起了關子。
……
永興軍路,下轄三府十五州,外加保安軍、綏德軍、定邊軍三軍,擁有軍馬達三百餘萬之眾,其中禁軍八十餘萬,廂軍二百五十餘萬。
除卻新近駐守橫山之地的城寨,再加上留守各地軍馬,奇計能調動的大軍不過百萬之眾。包括三十萬禁軍和七十萬廂軍。
七十萬廂軍,盡皆步軍,有十萬弓兵;三十萬禁軍,有馬軍五萬,弓兵八萬,餘者為步軍。
這些人,都是奇計精挑細選出來的,是各路經略使、知州、知府麾下禁軍、廂軍中最精銳的人馬。
其麾下的武將,更是兩宋之際最優秀的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