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計可不知道他走後晁蓋、吳用在議論他,獨自向著鄆城走去。
數十里的距離,奇計沒有特意趕路,不到兩個時辰後,就隱隱看見鄆城的輪廓了。
和三國時代一樣,大宋的版圖也擴大了不少,人口更多,城池高。而且大宋的城池,城牆都設定了陣法,一般情況下,術法對城牆無用。
畢竟大宋的文士太多了,若沒有點特別之處,豈不是聚集幾十個高階等級的文人就直接破城了!
若如此,大宋朝廷何以鎮壓天下?
世情如此,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但州縣,近年來因為盜匪四起,鄉民結寨自守,建起的村堡、村寨雖然不如縣城,但也不是憑人力能摧毀的。
一句話就是,想要攻城掠地,還得有兵馬在手。
大宋給後人的印象是積貧積弱,但在這個世界,大宋百姓的身體素質很強,隨便拉出來一個健康的人,都有後天境界,基本上沒有後天巔峰,從軍都沒人要。
太弱了。
實力雖強,但卻沒有那股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尤其是鄉下百姓,大都諾諾唯唯。
總之吧,也就是中級世界人們的整體水平高一些,事還是那些事,人還是那些人,會生病,會中毒,會為討一口飯而拼搏,也會因囊中羞澀而作難……
……
臨近縣城,行人也多了起來。
濟州轄四縣,鄆城為其一,不是州治,只有五六丈高。
看見鄆城的輪廓,又走了一刻鐘,奇計來到鄆城城門,排隊入城。
這是封建時代的特色,奇計遊學兩年,已經習慣了。
入城要接受檢查,這是防止罪犯潛入,更防攜帶違禁品入城。不過朝廷局勢日漸糜爛,入城檢查大多做個樣子罷了,倒是成了城門兵卒盤剝底層百姓的權力。
作為鄆州州學的書生,奇計的名刺就是身份的象徵,不是這些士卒可以盤剝的。
他只有一個書箱,攜帶的東西一眼就能看遍,倒是不用被針對。
終於,到了奇計接受檢查。
在守城士卒開口盤問前,奇計就把名刺遞過去。
若不早早表露身份,自己這新面孔很容易遭到刁難,奇計這兩年不止一次吃虧,這才明白書院開局的這張證明的重要。
“什麼東西?我不識字。”守城士卒一臉茫然的接過奇計的名刺,拘謹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