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懌有句話沒說錯,那就是奇計已經不容荊南再遊離治外了。
當年劉表放任荊南,是因為自己實力不足,南郡尚未穩定,江夏也還未歸附,所以只力保長沙,拖延了一年之久,才讓奇計擔任太守。
而今,荊州的實力與之前已有天壤之別。
劉表在襄陽養了數萬大軍,連帶江夏、南郡郡兵,計有十餘萬,再加上奇計的長沙軍,不下十五六萬。
麾下更是文武兼備,早就不能忍受荊南的現狀。
因為奇計要等荊南有異心之人主動跳出來,這才視而不見。
若是張羨不起兵的話,再過兩個月,奇計也會返回長沙,到那時,劉表就要強行動三郡。
結果無需懷疑,實力上絕對是碾壓,只是之後要麻煩些罷了。
現在張羨跳出來,整合父子二人之意。
奇計前腳帶著大軍經襄陽南下,劉表後面就再度組織起五萬人的大軍,南下征討三郡。
……
李通看著城下的敵軍,冷峻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奇計臨走之前,把荊南的戰略秘密交代於他,讓他外鬆內緊,引誘張羨來攻。
本來數月沒有動靜,他還以為張羨不敢來了,沒想到居然拖到這個時候才起兵作亂。
看著對面大旗上“消除暴政”幾個大字,李通就覺得好笑,生活在荊南的人,誰不知道哪裡才是真正的暴政!
儘管敵軍有兩萬人,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但李通沒有絲毫怯懦。
有府君留下的三千精兵,有足夠高大堅固的城牆,他有信心守住長沙。
而且府君在臨走前,新調來幾個管理充實臨湘城。
比如郡功曹習禎、兵曹鄧方,戶曹董和,還有郡司馬輔匡、習珍,主簿龐樸、殷觀,這些人都是在下面縣裡任職的青年才俊,府君臨行前才調來郡中任職。
再加上郡丞劉弘,還有一個在守孝期臨時來幫忙的桓階,臨湘城文武兼備,根本不懼張羨的精神術法。
所以,張羨攻打了三天,連長沙城牆都沒上過。
府君讓他堅守半個月,但李通覺得,他可以做的更好。
對面張羨軍的實力不強,除了張羨的數百親兵,沒有形成軍道陣勢。李通覺得就算他帶人出城迎敵,也能戰而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