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為父才為難啊,不好下決定。”劉表擔憂的道。
“這有什麼不好決定的,當然要應下,而且要儘快,否則孩兒擔心有人會和父親爭。”奇計說道,“至於那些人,不提也罷,不過是虛名,能捧上前,自然也能拿掉,藉口不多的是。”
“孩兒建議,天子人選,年紀越小越好,至少短期內沒有掣肘。至於選擇誰,父親看著辦就是,就像父親說的,大漢宗親那麼多,總有合適的。”
……
奇計猜的沒錯,有人已經在籌謀擁立新帝了。
冀州,鄴城。
袁紹最近的心情不錯,鮑丘之戰,他再次大敗公孫瓚,刺史攻守易勢,公孫瓚已經擋不了他,無非就是什麼時候能覆滅幽州的問題。
天子被西涼軍殺死的訊息傳來,袁紹不但不悲傷,反而還笑了。
眾人都知道,袁紹本就不認同董卓擁立的劉協,甚至一度造謠說劉協不是劉宏的親兒子。討董之時,還曾想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最終卻被劉虞拒絕。
和袁紹不同,他麾下的一眾文武,卻從中看到了機會。
天子已經死了,還死在西涼軍手裡,他們再重新擁立一位天子,延續漢室,這是再造之恩,沒毛病。
於是田豐、沮授、辛評、審配、郭圖、逢紀、許攸等,紛紛勸袁紹再立天子,理由十分充足。
經過眾位謀士的轟炸,袁紹認可了擁立天子的計劃,接下來就看要立誰了。
這又得一番爭鬥,誰都想自己推薦的人上位,哪怕沒有一絲權力。
……
長安,一眾西涼軍武將鳩佔鵲巢,分列而坐。
“諸位,爭論了這麼多天,該有個結果了,大漢不能沒有皇帝,這是共識。”面對這些西涼軍悍將,牛銅侃侃而談,“劉協的兒子劉馮,年紀不大,又受到驚嚇,身體不好,最適合這個位置了,還不用擔心他暗中對付我們。”
“若不盡快確定帝位歸屬,一旦關東有人擁立新天子,我們的局面就更加不妙。”
“這局面,還不是你造成的。”李傕罵道。
“大司馬,現在不是抱怨的時候,”牛銅笑道,“不知大司馬意下如何?”
“無需再爭,就他了,讓人看著別餓死就行,公卿諸官,皆由我們擔任,不給他任何機會。”李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