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冬到現在都沒忘記,在知道縣尉劉琨是新任刺史之子時,縣令那震驚的目光。
旋即就是一副僥倖心理:幸好這幾個月沒有為難他。
襄陽令請他來,是讓他起草一份書函,以他和奇計的名義,請新任刺史移治襄陽。
縣尉其勢已成,又來了個更大的刺史,襄陽令就是想反駁也無法開口,最終作罷。
反正他早就想致仕了,免得在這亂世不得善終,就發揮這最後一點餘力吧,也當給縣尉賣個好。
這才有了於冬此次之行。
“你們縣令倒是敢說出口,也還真有魄力,就派你一個縣丞來,”劉表看著於冬,示意他交出書函,“若本官沒記錯的話,縣丞的地位應該在縣尉之上,為何你會代縣尉而來?”
“荊州之惑,俱在函中。”於冬說道
“嗯?”劉表對於冬的鎮定很驚奇,開啟蒯越遞來的書函。
都是些誇耀襄陽的話,對自己的奉承之語,沒有什麼答案,正疑惑,書函已經到底,兩個名字映入眼簾。
前面一個他不認識,但後一個,熟悉的不能再熟了。
“異度,這可是真的?”劉表緊張的問道。
“荊州見諒,之前想要給荊州一個驚喜,在下並未將此事告知荊州,差點釀出大禍。”蒯越賠罪道。
“異度,有什麼是是我不知道的?”一旁的蒯良問道。
蔡瑁聞言也看向蒯越。
“當年在大將軍府時,荊州曾拜託我一件事,把他的公子送到龐公門下求學。”蒯越說道。
“什麼?襄陽縣尉劉琨是荊州的公子?”蒯良還不清楚,但蔡瑁不一樣啊,他家就是襄陽的,親手扶持奇計走上縣尉,原本以為只是有些能力的年輕人,但現在卻成了荊州之主的公子。
他終於明白為何剛剛蒯越那副表情,為何著急忙慌的問縣尉是否無事。若真有事,那後果……
正如蒯越所想,若是他知道縣尉是新任刺史的公子,估計不待奇計說話,就會主動要求參與對江夏賊的戰爭。
可惜,一切都錯過了。
自己讓刺史公子陷入到危險境地。
但這事誰能想到呢?
蔡瑁不由得有些小埋怨:蒯異度,太不是東西了。
蒯越這些時日一心為劉表謀劃如何侵吞荊州,無暇關注外界,對江夏賊進犯襄陽絲毫不知,所以沒有提醒蔡瑁。
蔡瑁知道江夏賊進犯襄陽,但他不知道奇計的劉表之子,之前他以為奇計會向他們兩家求援,知道戰況後也是十分驚訝。
奇蹟般的,在沒有任何額外支援的情況下,奇計完成了逆轉,在黃忠的幫助下,擊潰來犯賊兵,樹立了巨大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