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者,內氣也,和武者不同的是,練氣者在自身內部構建起迴圈,最終匯聚到丹田之中,鑄成道基,凝結金丹,由內而外,反哺體魄。
內功的修煉,便是一種練氣之術,是在初級世界靈氣不足時的無奈選擇。所以奇計來到三國世界,依舊可以繼續修煉內功。
神者,神識也,當精神強大到一定的獨步,其力量是無窮的,有改天換地之威。
三種強大自身的法門,通常來說,每個人都只會選擇其中之一,因為這每一種法門,都不簡單,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若是兼修,雖然戰力更強,但進境就很慢。
當然,不能排除有些天才從一開始便兼修兩種或三種法門,開掛的人,不許要太多解釋。
就比如奇計,若非身負外掛,三法同修,焉能有如今的修為?
所以,一般來說,武者煉體,書生凝神,而練氣者不常見。
讀書人,還是儒家子弟居多,練氣者,近似道家法門,儒家弟子所不為。
至於武者——練武的人,還要啥腦子!
反倒是練氣者,往往同時在兼修神識。
所以,對於奇計突破先天,龐德公沒有奇怪,他看得出奇計三法同修,只是略微提醒了一番其中的困難,便不再過問,任由奇計自行決定。
……
看著系統介面,奇計想了一會,終於決定不再藏拙。
董卓廢立天子近在咫尺,是該未雨綢繆,做些準備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揚名,把自己的名聲打出去。
只有讓更多的人認識自己,未來在接手荊州時才能更順利。
而揚名的第一步,就是突破到先天境界,打出自己的天才名頭。
想想看,龐德公門下的弟子,超越的蔡氏、蒯氏的嫡系子弟,率先以不足弱冠之齡進階先天,還有什麼能比這個噱頭能讓自己在荊州聲名遠播?
雖然有那蔡氏、蒯氏當踏腳石的意思,但那又如何?等半年後自家老爹出任荊州刺史,他們就算再有意見,也要在心裡憋著。
難不成,還不允許刺史家的公子是天才?
或許到那時,他們就該覺得,刺史家有這麼個天才公子也不錯,至少能保證荊州政權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