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解釋了一番自己的際遇,眾人皆嘆天地之神奇。又說起慧覺和尚遠去,唏噓不已。
這和尚,真的是能未卜先知,知道這斷崖之下能治療龍兒的傷勢,所以才看著她跳下去,又在十六年後讓自己也跳下去,夫妻再度重逢。
若是早幾年,那該多好。
可惜,大概是不會再見面了。
……
奇計一路疾行,數日後就回到金剛寺,金輪法王聞訊而來,終於放下懸著的心。
他既擔心仁波切不再回來,又擔心他遭遇意外。
“仁波切,要不你來做主持吧?”第二天,金輪法王就對奇計說道。
“師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為何會有這種心思?”奇計說道,“以師尊的能力,安心修佛數年,弟子就望塵莫及了。”
“仁波切,你的名聲更大,可以更好吸引教民朝拜我金剛寺。”金輪法王道。
“師父忘了,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韜光養晦,太出風頭並不好。”奇計說道,“而且,弟子也沒有興趣處理俗務,相較之下,還是更喜歡研讀佛經。”
“還有,若是發現有悟性的人,師尊不放收下,或者收入師兄門下培養,以免金剛寺後繼無人。”
主持是不可能當的,不是不願,而是沒有那個時間。
任務完成,他在這個世界,就只能待一年了。
“你的心意,為師明白了,那就這麼辦吧!”金輪法王只能同意。
奇計於是又恢復了之前的生活狀態。
他沒想過等一年期滿再離開,但半年還是要有的,整理下收穫,平復下心緒。
每多一個經理,對大腦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見聞匯聚到一起,會影響他在現實世界的性格。
他必須做好準備。
……
忽必烈率大軍北返,受到部分蒙古貴族的支援,在開平繼承汗位,和在哈拉和林被推舉為大汗的七弟阿里不哥針鋒相對,內戰於是展開,大宋得到了喘息之機。
說起來,南宋還真是運氣好。窩闊臺時期,蒙古就經常進攻大宋,但窩闊臺死後,蒙古政權緊張,短短十餘年經歷了馬乃真、貴由、海迷失三朝,但馬乃真、海迷失以皇后身份臨朝,政局不穩,貴由在位時間太短,攻宋之事沒有一個能堅持下來,總能讓大宋得到喘息之機。等到蒙哥上位,倒是安定許多,但蒙哥又在關鍵時期戰死,忽必烈不得不退兵,又讓大宋得以保全。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內戰打了三四年,最終以阿里不哥的投降結束,忽必烈掌控了大權,開始鞏固自己的勢力,直到數年之後,才又發動對大宋的戰爭,這次沒有意外,一舉攻破襄陽,之後用了數年的時間滅掉大宋。
郭靖踐行了他為國為民的宏願,與襄陽共存亡。
但這都是後話了。
……
奇計在金剛寺又讀了半年佛經,終於決定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