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山春生曾經是個教師。
剛開始考教師資格證,其實是為了拿學分。
畢業後成為某開發所的研究員,在其上司木原幻生的要求下,成為那些參與實驗的“遺棄兒童”的老師。
跟那些吵吵鬧鬧的孤兒待久了,多多少少產生了些許感情。
至少真的變成老師跟學生的關係了。
“能力體結晶實驗”就是他們參與的專案,那是由木原幻生主導的課題。
孩子們是試驗品。
雖然是其中的一員,但木原幻生知道得並不多。
某天親手把孩子們送上實驗臺、親眼看到實驗失敗、看著孩子們陷入到昏迷不醒的狀態裡。
不,不能說是失敗。
因為這個結果好像就在木原幻生的計劃裡。
他是故意的?
“雖然他們很可憐,但這是科學發展所不可或缺的,是個不幸的事故而已。”
科學發展就必須犧牲那些孩子嗎?
木山春生不知道。
只是從那天開始,她就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
為了尋找讓孩子們恢復的方法和進行探究事故原因的模擬試驗,前後遞交二十三次“樹形圖設計者”的使用申請,但無一例外,全都被駁回了。
於是她就明白了,學園都市的高層,從來沒把學生們的安危放在心裡。
學生們不過是實驗用的小白鼠而已。
所以她不再想著要靠那些人,而是想著要靠自己。
偶然的機會里,讓木山春生了解到某個實驗裡的一些細則,給苦惱中的她開啟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利用自身對AIM擴散力場、對共感覺性的研究,最終開發出“幻想御手”這個軟體,目的在於借用學生們的大腦。
無法使用“樹形圖設計者”這臺超級計算機,那就讓自己變成超級計算機。
就目前來說,幻想御手很成功。
但關鍵在於救醒自己的學生。
真正的想法還沒等付諸於行動,風紀委員、警備員那邊就已經發現異常;初春飾利也發現她藏好的、關於“共感覺性”的各種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