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之龍圖天下>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孫權的選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孫權的選擇 (1 / 5)

夜色籠罩之下,皓月的光芒彷彿都被厚厚的雲層給遮蓋了。

廂房裡,油燈下。

孫權跪坐案前,手中一卷書,正在津津有味的看著,這書是來自明國了,上面是撰寫的是明國的一些朝政政策。

他最近比較喜歡看這型別的書籍。

明朝廷和漢室不一樣,明朝廷有高度的言論自由,同樣在的書籍管制方面也沒有太過於講究,他們更加註重一個知識流通。

而且明朝廷境內的學堂眾多,學子們常常能高談闊論,談論政治,所以很多人會撰寫一些隨手的手札,把明朝廷的政體給錄入其中。

有能力的人還會因此出一些書籍。

隨著造紙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在造紙成本上是越來越小,也讓紙張被更多的人用得起,以如今的造紙規模而言,淘汰那些木簡和竹簡,也只是幾十年時間就能做得到的事情。

而更隨著活字印刷術的越來越先進,讓印刷書本的成本也便越來越小了,出書對於很多知名的大儒而言,將會變得更加簡單了。

明朝廷從來不限制任何人出書的,在牧景看來,知識傳承,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傳承不應該被任何事情,任何人所阻攔。

所以江東境內,也流傳不少明國流出來的書籍,而孫權最喜歡收藏,他甚至會派遣一些人,專入明境之內,收集這些書籍。

“制度?”

孫權看的這一本書,名為鴻都語錄,也就是一些鴻都門學的學子的,在高談闊論的時候,被人記錄下來的一些語錄。

這裡上面的一些資訊,讓孫權開啟眼界:“明朝廷的制度,明顯比漢室更加的好,更加的能治理這天下啊!”

“可惜了,我們江東不能學,若能學之,何愁江東不盛也!”

他發出這樣的感概,是他看到了不一樣的政體之下,帶來的生機勃然。

吳國雖建國。

但是體制還是老的,還是漢室的根底,不過只是換湯不換藥而已的。

如果沒有對比的情況麾下,他還是認為如今的吳國還是不錯了,孫堅打下來了根基,孫策在治政和大局觀都非常好,在開疆拓土之上,更是勇猛精進。

然而在又了明朝廷的對比之後,他卻不這麼看了,明朝廷的政體,讓他看到了不一樣的一些希望。

如果可以,他倒是希望能在江東,進行一場如同明朝廷一樣的變法改革,但是他心中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江東的世家豪門的根基更加的深厚可怕,而且孫氏一族也沒有牧景那種權勢。

牧景最大的不一樣,是他麾下的兵馬,組建起來的時候,當時是以普通百姓,大部分的農民,黃巾起義的流民,作為根基,而建立起來的。

這些人和世家門閥是截然不同的,絕不會同流合汙,所以牧景能穩穩的把持軍隊,然後才會對那些世家門閥動手。

另外牧景的手段,也不是他能學會的,有需要的時候,能夠快刀斬亂麻,但是應該慢下來的時候,他們又能溫水煮青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