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伯符!”袁紹拍案而起。
他預料到江東會和中原攜手,但是是真沒想到江東會做到這個地步。
吳軍北上,可是要冒風險的。
一旦曹操有了壞心思,在徐州截住了他們的後路,那麼這一部分吳軍,將會被直接困死在青州。
這得需要信任,才敢從江東北上,直入青州作戰。
孫策是傻,還是他當真有這麼大的魄力,居然敢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了曹孟德,還真是讓袁紹意外啊。
“大王,吳軍過於強勢,大將太史慈更是驍勇天下的猛將,大公子雖然暗中籠絡了一些青州豪族,但是卻被他們直接打亂了!”
逢紀拱手稟報說道:“如今大公子兵力未能凝聚,卻被太史慈直接擊潰,想要反奪青州,恐怕困難重重!”
“反奪?”
袁紹站起來,來回踱步,心情明顯有些的陰沉,冷笑的說道:“現在他能不能保命,都是問題了!”
不是他不相信袁譚。
但是太史慈他是略有耳聞的,江東悍將,絕非簡單,袁譚雖有一些才具,才是想要和江東名列前茅的悍將媲美,那是遠遠不足的。
“大王,要不要下令,讓大公子撤回來?”
審配突然提議說道。
“撤回來?”
袁紹搖搖頭:“此時若撤回來了,前功盡棄不說,而且還會導致正面戰場的壓力倍增,一旦青州失去了牽制,那麼江東吳軍從側翼殺入,我們就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不是他不想為長子考慮,但是現在大局才是最重要的。
“命令袁譚!”袁紹想了想,道:“牽制為主,不可正面作戰,待我軍解決官渡魏軍,便會出兵增援!”
意思很明顯,不要正面作戰,但是你必須要如同一顆釘子一眼,死死的釘在了青州,不能讓青州的江東吳軍增援官渡。
“諾!”
審配和逢紀對視了一眼,拱手領命。
不管是審配,還是逢紀,都不是讓大公子袁譚所喜愛,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擁簇三公子袁尚的。
這也是這一次,袁紹為什麼指他們一起出徵,無非就是希望他們協助袁尚,在軍中建立威嚴。
他們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畢竟他們和袁尚的立場是一致的,擁簇袁尚,比擁簇袁譚,要好的多了。
如今讓袁譚釘在青州,一旦撐不住,袁譚首當其衝,不死也會被俘虜,這樣以來,也算是讓袁尚沒有了後顧之憂。
所以他們自然是非常贊同袁紹的這一次決斷了,與公於私,都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巧婦難成無米之炊,他若無兵,也難以撐住青州的戰局,青州一旦有失,官渡此戰,孤也難以維持!”袁紹心裡面還是有些心疼這個長子的,不能讓他撤,但是總該給他們一些支援,他想了想,說道:“立刻下令,命渤海,清河,徵召五千青壯,入青州作戰!”
這樣的軍令,無疑已經是窮兵黷武了。
在這之前,袁紹為了補充兵力,已經從冀州各郡大力的徵召郡兵縣卒,如今到了一個連青壯都要徵召的地步,說明冀州已經山窮水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