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冶煉技術,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比較出色的,牧景提供了先進了理念,無數鐵匠進行無數次的試驗,整個冶煉技術,超出了靈帝時期的不知道多少倍。
但是相對於熱武器的製造,這樣的冶煉技術,還是不夠的。
發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工業革命都的維持不知道多少年,才營造出來了一個工業時代。
而且牧景也不是工業男,他拿不出整體的技術,能讓工匠們直接把技術落成,節省其中不知道多少年的功夫。
他只是一個有超時代意識,能知道一些技術,可卻不知道技術的詳細情況,他只能透過一些描述,讓這個時代的人去嘗試。
所以只能慢慢來了。
不過舞陰許家,本身是冶鐵世家,而且最早和牧景合作,最早接觸牧景對於冶鐵的理念和技術提供。
所以在這方面的技術發展的是最好的。
不過許家不是官營,是私營,牧景自己建立的規矩,不會自己打破,維護《明科》威嚴,貫徹大明依法治國的理念,哪怕有些利益是朝廷需要了,他也不會去要。
畢竟這樣的底線一旦直接打破了,那麼對未來,就會埋藏下無數的隱患。
只有以身作則,才能讓更多的百姓認可,天子犯法,庶民同罪,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未來的大明,變得更加有規矩。
不管是什麼的制度之下,一個公平有規矩的社會,才能讓那些不甘心的百姓平平安安的過日子。
不過這件事情來說,牧景肯定是要讓許家把核心的冶鐵技術交出來的,因為這關乎整個大明火炮發展的未來了。
能節省好些年的研究時間。
許家深明大義最好,到時候,牧景必然會給足夠的補償,甚至是官方可以和許家聯合建立冶鐵工坊。
但是許家要是堅持,那牧景也不會客氣,他不會打破自己的規則,強行讓人把技術叫出來,但是以他的身份,以他的商道造詣,對付一個許家,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他能把許家扶起來,也能把許家打下去。
這一點,牧景還是有自信了,所以他交代了一聲,也不在這上面糾纏了。
見識了第二代紅衣大炮的出現,讓牧景對大明一統天下,更加有信心了,親自開啟熱武器的時代,淘汰冷兵器的戰場,那是必然的事情。
只是這個時間段會維持多久,那就很那說了,武器再好,最後戰爭的勝利,還是靠人,而不是靠冷冰冰的武器。
你可以在一場戰爭之中勝利,但是你想要打贏,就必須要有更多的兵力支援,不然你就算把一座城給轟平了,他們還能儲存兵力退下去,然後和你一步步糾纏,火炮不是萬能的。
人才是根本。
牧景更關心的是火炮軍。
火炮軍正在以宛城戰役歷練出來了紅衣大炮營為根本,正在不斷的擴張,如今已經是整整三個戰鬥營的一支軍隊了。
而且這裡的每一個戰士,都不是新兵蛋子,他們都是上過戰場,從各個軍隊之中,挑選出來的精銳。
當初為了把這些精銳兵卒挑選到這裡來了,牧景可是承受了各軍中郎將的不斷的轟炸,硬扛下來,才有了火炮軍今天。
“陛下,如今火炮軍,登名造冊的八千六百七十八將士,目前有一代紅衣大炮,三百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