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的戰局倒是沒有因為的河北周軍的撤兵,而變得平靜下來,反而更顯得局勢侷促了起來了。
周軍頻頻開始調動。
主力開始從整個北部給壓上來了。
北城牆的谷城門和夏城門,都變得壓力巨大,連同左右兩側的,上東城門,上西城門,都被周軍逼近。
北城幾乎半個城,都被籠罩在周軍的主力之下了。
河北周軍的進攻,已經是迫在眉睫,一場血腥慘烈的大戰,將會一觸即發。
明軍雖強,但是不得不說,面對這樣的壓力,也有幾分的彷徨起來了,軍中兒郎的戰意也被壓得喘息不過來,士氣開始有些回落。
關鍵現在河北周軍並沒有立刻進攻,只是在不斷的逼近而已。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明軍想要主動出擊的希望不大,倒是在他們這種威迫之下,反而會形成一種心裡壓迫,從而影響戰意和士氣。
戰意能增強爆發力,士氣能穩住戰鬥力的韌性,戰意不足,爆發力將會不夠,士氣不足,容易支援不住,隨時被擊潰陣型。
不過這時候不管是張遼,還是戲志才,都沒有在意河北周軍的這種小伎倆。
倒不是說他們自大。
而是他們沉得住氣。
明軍的戰意可以重新激發,士氣可以慢慢的點燃,但是時機是不能錯過了,他們必須要的找準一擊的機會。
因為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眼前的河北周軍,豺狼虎豹皆有,稍有不慎,哪怕打贏了河北周軍,也會成為其他諸侯軍的獵物。
………………
雒陽城。
這座帝都,在一次次的變故之中,已經是面目全非了,當年牧景的一把火,燒掉了不僅僅是大漢四百年的氣運,也是古都雒陽千年的底蘊。
好不容易在這幾年之中,恢復了一些元氣,有了更多人願意遷徒回來了,重建雒陽城。
然而戰爭再一次爆發了。
不過這倒也好,戰爭越是爆發的頻密,反而是越是讓人失去敬畏,因為百姓多少變得有些麻木了。
即使是外面打的如火朝天的,只要還沒有破城而入,城中的百姓,該幹嘛依舊幹嘛,倒是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這也讓明軍少了不少功夫,畢竟明軍兵力薄弱,兼顧外面的同時,還要兼顧城中,那就顯得有些不足了。
昔日北宮,如今一片廢墟,不過城廓尚在,倒是能算是一座現成的軍寨。
這裡如今乃是明軍雒陽戰場的前線指揮部。
“看來如你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