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屹立在長江之上,這是吳國的一個水上關隘,也是吳軍面臨明軍的第一道防線,吳軍長年在這裡屯精銳水軍數萬以上。
畢竟吳軍數次擺在了明軍之下,這些年一直把明軍當成自己最大的敵人。
鎮守柴桑的將軍經常換。
現在的是吳國水軍都督,周瑜。
周瑜是在年後才調過來的。
之前他在協助孫策征討山越,但是形勢突然大變,本來的平靜,讓一場神蹟而改變,讓天下局勢一下變得緊張起來了。
同樣打破了吳國和明國之間的和平,戰爭一觸即發。
柴桑自然需要一個穩得住的人來親自坐鎮。
這將會是日後進攻明國的先鋒。
周瑜很年輕,如同孫策一般的青年,但是在吳國確是名聲不菲啊,特別是當年他單槍匹馬的收拾了交州張津,更顯得他志智慧和勇氣並存。
軍中悍將,有時候會看不起那些只懂得動動嘴巴的謀士,而對於周瑜,他們卻是很佩服的,因為周瑜武藝不高,卻有武將萬夫莫敵之勇。
這就已經把周瑜從謀士階層給劃分了出來了,絕對是一員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吳國水軍,乃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目前分兩部分。
一部分是坐鎮柴桑,另外一部分,是吳國鎮東將軍賀齊領導,正在收拾騷擾吳國海岸的水寇。
而坐鎮柴桑的,絕對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這是和明軍廝殺過無數次的精兵。
精兵超過三萬,其餘的單單是樓船,就有三艘之多,其他的鬥艦,艨艟,數不勝數,建立的水寨延綿數十里之多。
整個柴桑,固若金湯。
如今周瑜在想的反而是,什麼時候孫堅會下令,從長江直接殺入明國境內,一雪當年兵敗遇荊州的恥辱。
當年的那一戰,是江東很多年都無法面對的一次兵敗。
那本來就是江東出爾反爾的一次偷襲,可最後卻被明軍殺大敗而歸,甚至連如今吳王孫堅都差點折翼在哪裡了。
當年的孫堅,何等的風采,一柄古錠戰刀,悍勇無敵,那可是一頭名聲響亮的江東猛虎。
可這些年,孫堅連天氣冷一點,都要裹緊了衣袍。
這樣虛弱的身體,都是拜那一戰所賜,在哪一戰役之中,他數十年苦練的武藝付之一炬不說,多年的威名也差點被踐踏。
正所謂君辱臣死,孫堅的恥辱,就是吳國的恥辱,這些年,不管是吳國的文武大臣,誰都想要一雪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