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了!
這三個字,如同一個個洪鐘大呂的聲音,不斷的迴盪在了蔡瑁和黃祖的耳邊,直擊他們心靈深處的位置,讓他的他們的神色很陰沉,彷彿能滴出水來了。
這就是他們最後的一層遮羞布。
但是現在已經被揭開了。
如今乃是亂世,亂世之中,諸侯交戰,打仗是免不了,不管理由說的是多麼的高尚了,但凡上了戰場,染了血,那就是造孽,所以誰也別說誰道德有多高尚。
成王敗寇就是法則。
荊州敗了。
那麼即使他們很不願意去承認,卻也不得不承認一點,這一股讓人憂心忡忡的大勢,已經清楚明白來的擺在那裡了。他的確,敗了。
“殺了此獠!”
“斬他頭顱,祭奠我們的戰旗!”
大堂上,一個個的荊州眾將,義憤填膺。
“安靜!”
蔡瑁還是有理智的,他咬咬牙,低喝一聲,聲音有些淡淡的,但是瞬間的就壓下了所有的遭亂,整個大堂,頓時有些陰沉下來了。
他在荊州軍之中,還是有威望。
一聲令下,眾將自不敢繼續叫囂,但是一雙雙眼睛,都好像是刀子,一樣,釘在了諸葛亮的身上了。
然而,諸葛亮卻絲毫無懼。
他淡然如斯的表情,讓大堂上不少的讀書人,即使立場不一樣,也十分欣賞他。
不管是裝的,還是諸葛亮的心中這真的不害怕,以使者來說,他的這個臨危不和淡漠如以的氣度,已經算是不錯了。
蔡瑁凝視諸葛亮。
他感覺有些小看這個少年了,年紀雖小,可做事情,頭頭是道,最關鍵,他有一股膽魄,彷彿已經吃定了荊州的膽魄,人才啊。
“勝負還是未知之數!”
蔡瑁冷喝的,淡然的道:“你現在下結論,還是太早了!”
“是嗎?”
諸葛亮知道,他們不知不知道局勢,但凡有眼睛的都看得出來,他們只是還不願意接受,手中還有兵,還想要拼而已,而諸葛亮進城來目的,就是阻止他們的拼命。
“蔡公寧死不屈,日後使書留名,可喜可賀!”
諸葛亮的聲音,冷然的諷刺:“可蔡公可想過,這荊州城之中,數萬兒郎的生死,你的一年之下,這荊州城,可就要血流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