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今明侯府的制度還是有些亂了,南書房掌控民生政務,北武堂執掌軍務,看上去是分工合作,可分工的標準並非是很清楚的。
而且一旦進入戰時狀態,地方和軍隊就必須要配合起來了,那時候地方長官和軍隊將領,很容易就會有摩擦。
關鍵是明侯府的管理制度有些和漢朝格格不入,是一種先進的概念,但是需要和這個時代融合起來了,才能創造出一套適應性,而更加有效率的官本位管理系統。
現在明侯府,不管是南書房的系統,還是北武堂系統,都在摸索之中。
而昭明閣,就是明侯府的中樞。
牧景掌權,胡昭執政,目前來說,還算是過得去,但是當明侯府執掌的地域越來越大,掌控的民生越來越多,那他們兩個人就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牧景的靈魂本身就是紅旗下長大的,對於獨裁的觀念是反對的,他認為,一個人在英明神武,總會犯錯的,想要治理好一方,還得集眾之所想。
兼聽者明,偏聽則暗。
昭明閣想要執掌好明侯府這一艘大船,就要有更好的一套執政系統。
“這事情你們先別說出去,我好好想想!”牧景吩咐諸葛玄和霍餘,有些事情的改變,是需要時機了,現在,明顯不是很合適的時機。
“諾!”
兩人點頭。
想法歸想法,能不能實現,還是一個未知之數,現在牧景還得苦逼的坐在案前,開始馬不停蹄的處理這些被堆積了幾日的奏本。
其實懶政帶來的傷害,比錯誤執政更大。
這個時代,交通困難,一個地方,彙報一件事情,同時也需要上面給回應,這來來回回的時間就耗了不少,要是在中樞在被壓一下,很容易就會錯過時機。
牧景有偷懶的念頭,可也有責任心,能處理了胡昭已經處理了,能放在這裡的,基本上都是必須他親自拿主意的事情,所以他只能勞碌起來了。
“主公,牧欽來了!”半響之後,外面一個神衛將士進來稟報。
“讓他進來!”
牧景在這個時間段之內,已經批下了三份奏本,一份來自工曹,是對益州驛路的修建工程的計劃,一份是來自漢中,漢中太守嚴顏這兩年倒是乾的不錯,這是一個會打仗,也會治理地方的人才,還有一份,是來自南中,南中上奏,請南中都督儘快上任,這時候估計蔡邕還沒有到位。
“拜見主公!”牧欽走進來了。
“無需多禮!”
牧景也沒有起身,很隨意的說道:“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