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時間之中,盤旋在江州城外面的大軍開始陸陸續續的離開,江州城恢復的平靜和繁榮。
而明侯府之中,牧景在解決了軍隊的事情之後,注意力才放到了益州政務和天下時局上面來,益州的政務雖有胡昭執掌大局,但是一年時間也積累了很多問題。
一連五六天的時間,牧景都沒有閒過,他單單只是簽名批奏蓋章,就弄得手腕痠痛。
現在明侯府管轄的益州名下,有武都,漢中,廣漢,蜀郡,巴郡,襄陽,犍為,越嶲,牂牁,雲南,永昌,十一個郡。
這裡面的事情,多如牛毛。
“主公,去年在益州各郡,單單只是農曹衙門帶領之下,就多開墾出來了一百多萬畝的良田,在巴郡,蜀郡,漢中,都開始種植大規模的蜀黍,這些蜀黍的收成比之小麥和稻穀,在畝產上,多了最少五成,收穫頗豐!”
昭明閣內,胡昭站在他面前,親自彙報:“今年春耕又開始了,現在農曹就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糧食方面,因為去年的豐收,我們明侯府積累還算是可以,如果不用計算運輸消耗,我們的糧食,已經足夠支援大軍作戰三年!”
在益州,一旦開戰,軍糧最大的消耗,絕對不是前線,始終是運輸的途徑,益州的路,就是益州發展艱難的阻礙,但是修路確是一件最艱難的事情。
“現在百姓對種植蜀黍可有什麼意見?”
牧景關心的是民生。
蜀黍,就是高粱,或許有生長的歷史,但是在中原,被發現,然後當成糧食種植的歷史,還真沒有幾年的時間,還是牧景力排眾議,才能讓這種高產作物成為如今益州主要糧食受益。
益州也是憑藉著種植蜀黍,才能在糧食上保證供應大軍作戰。
但是蜀黍對於很多百姓而言,終究是一種全新而不認識的農作物,百姓能不能接受,都很難說的。
“主公之前向農曹提出了試驗田模式,然後才推廣,這個經營的方式很好,首先讓百姓看到了希望,種植蜀黍能讓他們的產量更高,而我們的賦稅並沒有提升,這就能讓他們有更多的餘糧,因此就算冒險,他們也會去幹,所以在接受新的農作物,他們倒是很熱情,這也是去年蜀黍大豐收的一個原因!”
“你們做的很好,不過這還是不夠的!”
牧景想了想,說道:“糧食終究是一個命脈,巴蜀之地被譽為天府之國,是因為這裡的環境特殊,易守難攻,我們只要願意安靜下來發展,是可以成為全天下最富裕的地方!”
他沉聲的道:“雙方的交戰,戰場上較量的是兵馬的戰鬥力,但是在戰場下面,較量的是實力,糧食,財富,武器,都是實力的一部分,這很重要了!”
“所以在糧食這方面,我們不能鬆懈,必須要讓農曹加把勁,加速開墾良田!”
“必須要開墾出更多的良田來!”
“當然,我知道開墾良田,需要人口,其實人口的問題,也不用擔心,首先,我們開始接受五溪蠻部落,這就有一部分人口可以來用,另外南中四郡,雖尚未徹底的歸心,但是如果有足夠的良田所吸引,沒有多少人是願意窩在山裡面的!”
“這些人不是不可以用,而是需要我們去動員,動員到更多的人口來勞作,就能更快的提升我益州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