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上。
李儒一襲長袍,岸然站立,仿如一個書生,在眾將皆一身戰甲戎裝之中,顯得有些獨特,而他的那一股鎮定,讓西涼軍的眾將也漸漸的變得安穩下拉立。
“繼續穩住!”
“我們西涼,從來就沒有懦夫!”
“戰場上,不是生就是死,我們西涼的兒郎,是殺出來的生存,何曾怕過死亡!”
李儒的一句一句話迅速的傳遍的戰場。
西涼的血氣被激發。
涼州,那是一個不毛之地,還是一個異族爭鋒的戰場上,匈奴長年肆虐,羌人時刻犯境,西涼兵,都是從鮮血之中殺出來了。
所以他們才有一股野性,如同草原上的野狼一般,為了生存無懼。
一旦到了絕境。
中原的很多兵卒會選擇投降,會士氣低落,但是對於西涼的兵卒而言,那就不一樣,他們只會如同孤傲的野狼,把生死置之度外,心中抱著即使死了,也咬敵人一口的念頭。
當然,如果全部這城牆之上,都是西涼的精銳,那麼以這潼關的堅固,根本不可能在短短時間被打到這個程度,甚至可以堅守很久。
可其實真正的西涼軍並沒有多少。
當初西涼入關,倒是有十餘萬精銳。
可這些年下來,已經損耗很多了。
華雄,牛輔,張濟,等等西涼大將的陣亡,也帶著無數的西涼兒郎的戰死。
還有一部分在張繡,馬騰,韓遂的麾下,如今都被牧景打殘了。
董卓的西涼精銳,僅有數萬而已,他號稱二十萬主力,那是因為他以朝廷的名義,把關中青壯都徵召來了不少,內以西涼精銳震懾,外以鐵血連坐之酷刑鎮壓,才能在短時間之內,讓這些關中青壯成為西涼軍的一部分。
可戰鬥力自然會被拖下來。
關中雖容易出精兵,以皇甫嵩率領的關中精銳為主,關中兒郎也能捨生忘死的戰鬥,但在這種環境之下,對董卓是懷有怨念的,即使對天子都不願意相信。
迫於壓力,才會成為西涼軍的一份子。
他們會出多少力,自然是可以想象了。
最重要的是大多西涼精銳,都在董卓自己麾下,早已經帶走了,再潼關的,根本不多,郭汜和李榷麾下,連一萬真正的西涼精銳,都未必湊的出來。
這樣計程車氣之下,對西涼軍的打擊還是蠻大了。
即使李儒鼓舞軍心,西涼眾將浴血奮戰,這城牆,彷彿都有一些搖搖欲墜的感覺。
……
相對而言,城下的壓力也不小。
攻堅戰不好打。
這潼關的堅固,已經超過了預計之外,誰也沒想到,在弘農華陰之前,居然聳立這麼一座關隘,擋住了他們所有人的前進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