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想要做什麼事情,有一個好的開口的,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拿下侯越,算是明侯府的對南鄉治理的一個好開端。
侯越作為南鄉的縣令,目前南鄉縣之中名望最高的人,他選擇站在明侯府這一邊,百姓感受到了,才會斟酌考慮,繼續站在明侯府對面,是一件不智的事情。
不說讓他們直接重新接受明侯府的統治,但是最少能消磨一些他們心中對明侯府的敵意。
當然,僅僅這樣,是不夠的。
所以接下來,還有第二步。
牧景對於怎麼梳理南鄉,在進入南鄉之前,就已經有了系統計劃,第一步是攻陷縣衙,縣衙作為的統治南鄉的一箇中樞神經,拿下這裡,等於拿下日後要吹的風向。
而第第二步,自然就是直接攻陷本地鄉紳豪族。
蛇無頭而不行。
南鄉縣城作為南陽西部主城,人口多,魚龍混雜,要說有領頭的,明面上是的縣衙,可實際上就是的這些鄉紳豪族,這些當地的家族,因為經營的時間長,影響力巨大,無數百姓都信任他們,因為他們知根知底,很多時候,他們其實就是完全代表的一個縣對統治者的態度。
為什麼很多歷史書都會說,漢末的時代是世家門閥的天下。
無非就是這些世家門閥鄉紳豪族能代表百姓,他們經營多年的名聲,就是能讓百姓信任的一個武器,很多諸侯不敢招惹他們,就是還他們鼓動百姓抵抗統治。
所以現在亂世的情形之中,一般割據地方的諸侯,都會選擇交好這些世家門閥,鄉紳豪族,儘可能的讓他們支援自己,才能的博得最大的信任。
不過牧氏政權相對於其他諸侯的政權,行政上恰好相反。
從一開始,牧山和牧景這一對父子就已經站在了士族的對立面,熱臉貼冷屁股的事情,牧景本來就不會去做,不管是在南鄉,漢中南鄭,還是如今的江州,牧景都沒有刻意去討好士族門閥,鄉紳豪族的打算。
他的治理的政策,對地方百姓,從來都是的柔軟的,可對於地方的鄉紳豪族,從來都是的硬碰硬的,以強權統治強權。
不過明侯府治民有一套,而且足夠強勢,讓很多人對明侯府的信任變得很大,所以甚至可以去忘記這些地頭蛇的鄉紳豪族所在,因此明侯府到現在為止,都很堅持這種觀念。
不過現在,牧景認為,他自己倒是要向著南鄉的鄉紳豪族的認慫一次了。
南鄉縣這個地方,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因為自己帶著愧疚回來了,所以也絕對不能好像其他地方那般的強勢,這樣逼迫下去,很容易就會崩盤,城中的百姓動盪起來,引發怨念,足以爆發一場的混亂。
只能他慢慢來,緩緩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藉助本地的實力,一點一滴的把民心給贏回來,這些鄉紳豪族,不管如何,他都是繞不過去的。
所以牧景讓的侯越親自來了搭橋鋪路,然後在驛站裡面整了一場宴席。
這一場宴席,宋山安排在驛站,基本上請了南鄉大大小小的鄉紳豪族赴宴,算是低姿態,放下高高在上尊嚴,去和他們溝通,和他們的商談。
當初明侯府統治南鄉,因為團結專注,發展的越來越快,其實這些鄉紳豪族也此被牧景壓迫,迫於無奈之下,其實也是出了不少力的,漸漸的也就沒有這麼抵抗牧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