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的雪災綿延之今年,整個一月漢中都被風雪籠罩這,即使到了二月,寒意未散,冰凍三尺,讓整個漢中都在為今歲的春耕在擔憂。
牧景的親征荊州的事情已經定下來了,除了還在南陽視察的胡昭被瞞在鼓裡面之外,明侯府的上層基本上都已經知道了,而且前期準備的差不多了。
景平第一軍已經集合。
戰虎營在西部,一月二十三日,集合全部主力,開始了對白馬部落的進攻,五千戰兵深入白馬部落,連拔白馬十二部,斬敵一千五百有餘,擄掠白馬羌人口數千。
如今已經開始返回羌道城。
在羌道城休整之後,就會繼續拔營,離開西部,途經漢中,卻不走官道,將會從大巴山直接南下,翻山越嶺的進入荊州之地,匯合主力。
可以說是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現在就等著牧景親自的啟程。
但是在這之前,牧景得把漢中的事情全部敲定下來,這一次征戰荊州,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趕回來,這一戰,他把握不大,甚至有可能成為持久消耗戰。
所以在這之前,他最少壓安排好漢中這一年的事情。
一月二十一日,牧景召南書房北武堂,十三曹主事,連續三天會議,把明侯府一年的發展防線,軍務安排,都詳細的商討了一番。
一月二十六日,牧景召見漢中太守府各部官吏。
一月二十七日,牧景召農曹工曹,兩部主事,數十官吏,自成固北上,於子午河上,開啟了衡陽渠的工程儀式。
衡陽渠,是去歲就定下來的一共工程。
衡陽渠是從子午河,一直沿東,在西城開始連線漢水,然後貫通上庸,南下,直入大巴山,自北而南,打通了整個漢中。
這條渠河,是漢中重要的水利工程。
一旦這條渠道打通了,這一片領域裡面的農田都能得到一個很好的灌溉,即使遇上旱災,也能引漢水而來,保證農田的灌溉。
如今有水車支援,漢中有漢水為依靠,水利方面其實並不是很在意,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兩年漢中風調雨順是好事,但是不能保證年年風調雨順,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所以牧景力排眾議,直接奠定了衡陽渠的水利工程。
一月二十九日,牧景自子午河南下,巡視西城。
西城的發展還不錯,去年的收成,西城在漢中九縣之中,高居第三,僅次於南鄭和上庸,南鄭人口最多,土地最肥沃,上庸是東部主城,人口和土地都比較多,反而是西城,人口不多,土地不多,收成次與第三說得過去,但是畝產最高,卻是一個亮點。
二月二,龍抬頭。
牧景行至上庸,他身邊都是南書房的官吏,大部分是來自工曹農曹,這些官吏正在聆聽他的演講。
“這上庸是一個轉折,這段河渠是最艱難的!”
牧景站在一片農田上,指手周圍,沉聲的道:“上庸本地也許會策應一些民夫來幫助你們,但是主要還是在工曹和農曹兩衙的努力!”
“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
工曹主事開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