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
伊籍走進了長安官署的官驛,對著幾人驛站的官吏行禮:“在下明侯使臣伊籍,諸位有理了!”
“伊使者無需多禮!”
一個官吏說道:“你上奏的奏本,在下已經為你提上了朝廷之上,不過陛下什麼時候見你,那就不一定了!”
“無妨,在下就在驛站恭候陛下宣召!”
伊籍微笑的說道,然後轉身離開了,整個使臣隊伍也跟著他走進了驛站之中。
“這就是明侯使臣的隊伍嗎,除了那個使臣之外,我看怎麼都是凶神惡煞的?”
“傳言明侯的兵馬都是天下精銳,從關東打出關中,血戰無數,無人不曉無人不知,今一看,果然凌厲!”
“明侯不是反賊嗎?”
“誰說的,朝廷當初只是頒佈前相國大人為國賊,可從來沒有革除他的爵位,再說了現在的明侯可是牧景!”
“只是明侯使者為什麼來朝拜朝廷呢?”
“當今天下,紛亂四起,唯朝廷正統,明侯讓使臣前來,也是正常的事情!”
幾個驛站官吏交頭接耳的討論了一番。
驛官是一個名為杜盛的人,約莫四旬出頭,長安豪族出身,為長安驛官,已有十餘載,接待了不少來來往往的人,察言觀色的本事他是有。
而且他為人謹慎,向來不惹是非。
但是這燙手山芋已經落到他的手中了,他想要當看不到,恐怕也不行。
“大人,這奏本是直接送進宮,還是送去太師府!”
一個從官問道。
“送去司徒府吧!”杜盛想了想,說道。
關中士族要兵權有兵權,要大權有大權,倒是並不太畏懼董卓,董卓這幾個月霸道是霸道了點,可都在對外,並非對內,他強勢的拿回來了河南河東河內之地,但是對朝廷之上倒是很和善,這讓人對他少了幾分畏懼。
所以他拿到手中的奏本,第一時間想要送去了的,是司徒府。
司徒王允,乃是朝堂棟樑,與關中士族,西涼體系都關係很好,正是他在從中調和,才有瞭如今長安朝廷的太平,不然長安朝廷早已經能打起來了。
“諾!”
一個官吏走過來,拿過這份奏本,然後直奔司徒府而去。
這時候伊籍領著整個使臣隊伍已經進入了一個院落,此行非他一人,乃是由他為首,足足有一百餘人,除他意外,皆為戰士,雖沒有披甲,可一個都散發這煞氣。
“伊大人,我們真的要等嗎?”
黃巾軍的精銳將士正在收拾房舍,這個院落很大,他們所有人住在這裡卓卓有餘,這時候為首將官軍侯葉蘇走上來,看著屋簷便的伊籍,低沉的問道。
“我們既然已經進了長安,生死未卜,只能等!”伊籍看著湛藍的天色,這點氣度他沉得住,想要朝廷認可,本來就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刁難是少不了,他必須沉得住氣才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