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之龍圖天下> 第三百五十六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五十六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下 (1 / 4)

勤王的聖旨從陳留之地而出,最先波及的自然是豫州兗州方的郡縣,得聖旨者無數,有各地世家名門,有州刺史,有郡守太守,也有一些縣令。

對於這一份聖旨,有不相信的,也有義憤填膺的,更有開始調動兵馬蠢蠢欲動的。

天子詔書,勤王入京,對於無數人都有一個誘惑。

豫兗之地,本是中原中心,坐擁雄厚兵力的人更不少。

陳留太守張邈是第一個出兵響應勤王召令的人,陳留之兵也最先調動了起來,兵馬雖然不多,但是和曹操麾下的子弟兵回合,聲勢速成,影響力一下子就已經覆蓋出去了。

有了第一個諸侯的響應,這就等於開啟了一個堤壩的洪水,自然而然的就一發不可收拾。

第二個響應勤王聖旨出兵的是東郡太守喬瑁。

東郡之兵,向來也是赫赫有名的悍勇之兵,太守喬瑁本是士族之中的翹楚,乃是袁氏門臣的中流砥柱,牧山斬四世三公袁氏,把士族第一門閥滅其京城滿門,觸怒了士族怒火,喬瑁對於牧山早有反意,自然順意出兵。

陳留兵馬,東郡兵馬,加上曹操本部,足有兩三萬的兵馬之多,曹操更是把麾下兵馬一口氣向陳留西部推進二百里,威逼汜水關一線,勤王之勢已成雛形。

大勢所趨之下,響應的諸侯也開始越來越多。

九月二十三日,山陽太守袁遺下了一份告山陽郡上下全體百姓的詔文,徵召郡中八千青壯,聯同八千郡兵,出兵一萬六千,響應勤王,討打國賊牧山。

九月二十七日,濟北相鮑忠,傾盡濟北之力,下令濟北上下開始徵兵,徵召討伐朝廷國賊牧山之兵。

九月二十九日,後將軍袁術身穿白色素麻長袍,頭戴白巾,召集五萬汝南軍,號稱十萬大軍,在汝陽誓師,誓要討伐國賊牧山。

這可不是一個只有聲勢的諸侯,喪父之痛早已經讓袁術悲痛萬千,勤王聖旨還沒有下的時候,他已經集合兵馬了,順著勤王聖旨,他毫無顧忌。

京城遠在關中,而且牧山主力他即使憤怒之中也清楚打不過,不會毫無理智的出兵京城。

可是牧山老巢南陽卻是近在咫尺。

不足三日,汝南軍殺入南陽,首當其衝的是舞陰。

舞陰僅僅擋了汝南軍一天被攻破,汝南軍長驅直入,兵峰直指宛城。

南陽太守劉勁倉促之間出兵抵擋,把暴熊軍留守的一營主力佈置在宛城東側的,直面汝南軍,一場大戰拉開。

一個個太守不斷的響應之下,豫兗之地的勤王之勢已經爆發,一個個的諸侯全面向著勤王的方向滾滾而去。

十月六日,豫州刺史孔秞,兗州刺史劉岱,兩大刺代表兩州的大統,他們聯手發出了告天下之書,號召勤王之兵。

豫州兗州,本是就是中原的核心,人口的集中地,青壯無數,以兩州刺史的威懾力,足以徵召十萬青壯,聲勢一發出來,一下子把勤王之勢推向的一個高峰爆發的階段。

豫兗兩州雖聲勢兇猛,但是想要集合兵馬,還需要時間,畢竟徵召兵馬,準備糧草,兵馬回合,這都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且朝廷畢竟尚有汜水關為天險,他們想要進入關中,必須經過苦戰一場。

對朝廷之上,影響最大的始終是關中之地,聖旨出了豫州兗州之後,首當其衝的就是關中。

想想當無數份的聖旨進入關中大地的一個個郡守太守的手中,就算朝廷想要壓制,也難以壓制。

進入這些郡守手中,就等於進入朝廷的眼中,袁氏上下被斬首示眾的風波還沒有過去,勤王風波再起,而且是直對當朝第一權臣,牧相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