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一言出,朝堂之上有些靜悄悄的,眾臣之間明顯楞了一愣,面面相窺,卻無語反駁。
“該死,陛下怎麼來這麼一出啊!”
“好,陛下此言,可得人心!”
“孝道之名,可堵天下之嘴!”
“我等若是反對,必然是阻人行孝,士林之中多少士子會對我們的口誅筆伐!”
“不可出言,還是等諸位同僚的意見吧!”
“……”
在這些大臣之中,有人目光一亮,頗為敬佩陛下的敏銳反應,有人不甘心,想要反對,可是不可能出聲反對子替父罪的這個建議,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讀書人出身,骨子裡面講究孝道,阻止行孝,必然會讓他們聲名受損。
因此大家都沒有開口。
大漢朝建立以來,歷經四百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之道,首在於孝。
一個孝字能立足士林,聲名遠播。
同樣是一個孝字也能讓文采斐然,學富五車的大儒身敗名裂。
孝道是立身之根本。
“罪民願意!”牧景聞言,頓時渾然一顫,連忙拱手,俯臥之姿態,畢恭畢敬的領罪。
這本來是一個死結,倒是讓天子一言而盤活。
對於當今天子,其實無論牧景如何重視,歷史留下的罵名總會讓牧景心中有些輕蔑,多少先入為主有一絲絲那昏君之相,但是如今他必須承認,他有點看走眼了。
“朕之提議,諸位愛卿意為如何?”天子臉龐上那不經意的笑容在很多人看來有些寒意叢生。
他們倒不是不想出聲反對,只是害怕自己一出聲音反對,就立刻被天子上綱上線,扣一個大不孝的罪名,天子畢竟是天子,有些話從他口中說出,威力太大了,屆時聲名狼藉,恐怕連朝堂都待不下去。
“臣認為,陛下此言,甚好!”
尚書令盧植邁出一步,拱手行禮。
“臣等認為,陛下此言,甚好!”
眾臣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唯有出聲應可,即使大將軍何進此時此刻也不會頂牛,畢竟他也要臉的,只是他的臉越發的陰沉,眸光斜睨了跪膝堂前的牧景,殺意畢露。
“好!”
天子的嘴角微微揚起一抹弧度,心中有一抹得意之氣,這朝堂之上即使多少有些臣大挾主的跡象,但是他終究是天子,大漢朝的君主,言語之中依舊有強大的掌控力,他沉聲道:“既然如此,自此之後,牧山之罪,皆由牧景而領,反賊之名,死罪也,不過念在牧景年幼,朕今天就不勞煩廷尉了,獨裁這一回,宣!”
“宣!”
“宣!”
張讓和趙忠齊聲高喝。
眾臣連忙俯首等候。
“牧景領黃巾反賊之罪名,廷杖八十,自此之後,幽禁京都之中,未有朕之命令朝廷之允許,不許離開京都半步,若是擅自離開,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