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才義看向陳先生,解釋道:“那些人不是因為下過墓才變成這樣的,而是接觸過銅像!”
在場的人沒人記得到底誰下過墓誰又沒有下過墓,所以沒人對黃才義的話給出回應。陳先生雖然大致記得,可是也不是十分確定。
韓雨伯還是不太理解,問道:“當時那麼亂,你怎麼能肯定?”
黃才義指著剛才拿銅像的蒙古人說道:“他,他當時下去過!我記得當時那個墓不是很大,挖開之後下墓搬東西的人都是漢人,蒙古人只有他下去檢視過,是他將棺材裡的陪葬品一件一件回報給你聽的。”
韓雨伯回想了片刻,馬上想了起來。他雖然貴為天師,手掌虎符,能調遣千戶以下任何人,連蒙古人都要聽命於他。可實際上,他還是無法改變蒙古人高人一等的局面,比如在他的隊伍裡,幹苦活累活的一般都是漢人,只有人手實在不夠的情況下,蒙古人才會伸出手幫幫忙。
這個現象並非有人規定,而是一種不成文的規矩,蒙古人和漢人在心裡都是預設的,算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情況。
就像那個古墓,因為墳墓不大,連墓室都沒有,所以根本不需要蒙古人插手。
不過,韓雨伯有個習慣,就是不管什麼墓,倒出的明器他都要在心裡過個數。他現在想了起來,當時就是那個蒙古人自告奮勇下墓去為自己清點明器的。
“可他不是碰了銅像嗎?怎麼沒事呢?”華喜兒問道。
“他是剛才才碰的,我猜需要一點時間,或者得站在篝火前才會變成那個樣子。”
黃才義的話音剛落,篝火邊便有一個人“噗通”一聲栽倒在地上。
韓雨伯馬上命令人過去檢視,結果發現那人口鼻流血,躺在地上顫抖不止。
幾個人手忙腳亂將那人抬過來,黃才義檢視了一下,卻發現那人睜著眼,正可憐兮兮地看著自己。
黃才義照常探了探那人地脈搏,發現這人的心跳又快了一些。
“他快死了!”黃才義起身說道。
韓雨伯一聽,立馬對那個蒙古人喊道:“你,把銅像拿過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
蒙古人愣了愣,不敢挪動,看樣子黃才義先前的話著實把他給嚇到了。
“不想死就快拿過來!”韓雨伯再次大喊一句。
聽了這話,蒙古人總算醒悟過來,地上那人現在的樣子就是自己的下場,想要活命的話就只能幫助韓雨伯找出這件事的蹊蹺之處。
於是他嚥了口唾沫,將扔在地上的銅像撿了起來。
韓雨伯很滿意,拉長了聲音說道:“這就對了~~這就對了~~好,聽我說,慢慢走過來,讓我好好看看銅像。”
蒙古人很聽話,雙手端著銅像朝韓雨伯走過來。
在接近自己兩尺多遠的時候,韓雨伯命令蒙古人停下,然後仔細端詳了銅像片刻。
黃才義這時也走了過來,可是發現這個銅像除了樣式古怪之外,並沒有看到什麼特別之處。
韓雨伯朝旁邊的人要了把小刀,在銅像身上戳了戳、颳了刮,隨後將小刀拿在眼前看了看。
誰知道一看之下,韓雨伯發現小刀在銅像上刮下來一層薄薄地像臘一樣的東西。
韓雨伯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是啥,就拿著小刀繼續颳了刮,卻在刀尖碰到銅像的眼睛時,他感覺手感頓時一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