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村傍水而建,以漁為生,木屋層疊,分散而居。靠近水岸的一戶位於尖嘴村東南角,青磚砌了牆,周遭圍了路,與村子裡的木屋隔開。
“那是城裡來的大老爺修的屋子,不常住人,就是盛夏涼冬過來玩玩的,平時都沒有人的。不過哦,”村民突然神秘兮兮地壓低了音量,“之前住了個可漂亮的姑娘,大約摸是大老爺養在這裡的外室,但是沒住多長時間就被接走了。也是,他們蜀中人,吃不管咱們的伙食,多住幾天要生病的。”
“等一下,”童洛錦聽著王善慈傳達的漁民的話,突然道:“這屋子的主人是蜀中人?”
王善慈向漁民又確認一遍,才道:“正是如此。”
童洛錦攥緊了手掌,道:“大約就是此處了……”
三天前,在童洛錦向王善慈表達了自己對童老爺失蹤的猜測之後,王善慈立馬動用人脈展開查詢,果不其然,在不遠的海岸處發現了童家的船隻,但是船上空無一人。而不久之前,有一隻陌生的貨船途徑尖嘴村,停留一日後又折返離開。童洛錦疑心這艘船隻有問題,便一路摸索而來,料定眼下“藉助”在這座宅子的人便是貨船上的人。
“正如漁民所說,宅子的主人是蜀中人,吃不慣海食。而這座宅子裡的人卻日日讓漁民送海食上門,可見是習慣食用海食的人,應該也是和海打交道的人。而且這些人來了從不出門,可不像原主人那樣來休閒賞海一般自在,倒像是躲人一般。”童洛錦道,“父親失蹤了,他們就來了,又是在同一片海域上,我很難不多想。”
“那大姑娘想如何?”
童洛錦掛念父親,此時心急如焚,但是又不能表現出來,沉吟道:“他們如此謹慎,我定不能打草驚蛇。唯一能接觸到他們的機會,便是每日給他們送魚蝦的時候,我明日同村裡的漁民一道去給他們送東西,瞧瞧能不能發現點蛛絲馬跡。”
王善慈憂慮道:“這太危險了,大姑娘怎麼能以身犯險,不然讓我去吧。”
童洛錦道:“王大哥久居福州,在城中小有名氣,難保這些人不認識你。我初來乍到,是個新面孔,行事方便許多。”
王善慈見勸她不過,便道:“那大姑娘可要保重。”
童洛錦點點頭,開始盤算第二日行程,恨不得第二日早早到來才好。第二日天邊剛矇矇亮,童洛錦便喬裝打扮成漁姑的模樣,去了供應食材的漁民家裡,那漁民尚未歸來,童洛錦又等了將近一個時辰,等到天邊擦白,漁民才駕船歸來。
“姑娘且稍等,咱們馬上就出發。”漁民對她很有好感,手腳利落地往網兜裡倒著活蹦亂跳的魚蝦,麻利地搭在肩膀上,又將幾個小袋子交給童洛錦,“你拿這些就好。”
收拾完畢,兩個便朝著東南方向走去。
宅子的大門是不開的,倆人將東西送到後門,也不讓他們進去,只微微開了一條縫,出來了箇中年男人,膀大腰圓一看就是習武之人,男人道:“且放在這裡,我拿進去就好。”
男人操著一口官話,卻聽得懂漁民說的方言:“大爺,今天抓了幾條稀罕物兒,你們怕是不會收拾,要不我進去給你們收拾完了再走?”
男人道:“不就是魚嗎?有什麼不會收拾的,我見得多了,我自己來就行。”
一聽這話,童洛錦更堅定了此人不是蜀中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