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鐵漢刑警> 織起一張隱形“天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織起一張隱形“天網”

20世紀80年代,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第一次把好萊塢大片帶入中國觀眾視線。除了硬漢阿諾德·施瓦辛格之外,一起被人們記住的,還有那個幾乎無所不能的人工智慧防禦系統——天網。也是在20世紀80年代,分子生物學中的DNA鑑定技術第一次進入人們視線,並在隨後被用於司法調查。“1995年,DNA鑑定開始在國內司法界應用。現在無論是技術、裝置還是鑑定標準,我們都做到了和國際接軌。”西安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技術處法化科科長周起說,“目前我們已經建立起了DNA資料庫,全國聯網、自動比對。不誇張地說,這個資料庫相當於在全國織起了一張犯罪分子肉眼看不到的隱形‘天網’!”

DNA的學名是脫氧核糖核酸,是人類的遺傳標記。周起解釋說,透過對DNA片段中多個位點的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圖譜,這就好像是給DNA繪出了指紋圖,成為識別不同人的獨特特徵。法化科負責DNA鑑定的美女學霸李菲說:“這項技術用於司法調查以後,很多疑難案件都迎刃而解。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實現鑑定所需的物證量也越來越少,微量的血液、唾液、骨骼,甚至頭髮,都能夠進行有效鑑定。DNA真正成為肉眼看不到的微量物證。”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我市利用DNA破獲的案件都達到了近900起,已經發揮出它強大的作用。

DNA這張隱形“天網”的作用不僅非常靠譜,而且也堪稱智慧。“今年前幾個月裡,我們透過DNA資料庫,已經成功破獲了幾起過去的陳案。”周起所說的這幾起陳案,有的發生在七八年前,恐怕嫌犯自己都以為自己已經逃脫了懲罰。“我們的資料庫全國聯網,不管嫌犯在全國什麼地方,只要被警方採過血,就會把DNA錄入資料庫,進行自動比對。一旦和庫裡已有的配型成功,就會實時提醒。”說到這裡,周起不無自豪。目前,DNA鑑定、分析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STR技術,不僅識別率大大提高,也做到了人各不同。“全世界沒有重樣的!”這樣神奇的鑑定技術,如同給每個犯罪分子打上了一個特殊標記,逃到哪裡都無所遁形。

2008年,在我市某旅社內發生了一起命案,一名男子被人殺害。案發後,專案組民警經過大量調查摸排工作,但一直沒能發現有價值的線索。案件懸而未破,嫌疑人一天逍遙法外,受害者的冤屈就一天得不到昭雪。但在當時送檢的死者指甲中,法醫們檢驗出一個混合DNA分型,這個分型中除了包含死者本人的DNA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人的DNA分型。這個神秘第二人的DNA分型,就成為本案的關鍵證據,也成為案件偵破的希望所在。

今年,DNA室檢驗人員在對往年積案的梳理過程中,將此案的混合分型進行拆分。經過數十次的拆分嘗試,終於成功地在DNA資料庫比中了嫌疑人梁某。這個梁某是2013年一起搶劫強姦案的嫌疑人,他已經被抓獲判刑,現在就關押在安康監獄中服刑。DNA室檢驗人員馬上聯絡了分局刑警隊,分局刑警隊接到訊息後趕赴安康,對梁某進行了血樣採集。經過DNA室連夜比對,證實梁某正是本案的嫌疑人。在隨後的連夜突審中,梁某交代了殺害趙某的犯罪事實。

DNA分析是一項新技術,正在不斷向前發展,時不時就會出現新的突破。為此,進行DNA鑑定的刑警們也必須隨時關注這一領域的動向。李菲說:“國家對我們的支援力度很大,在西安市刑偵局裡,DNA鑑定從裝置到試劑到技術,全部跟國際上最先進的國家看齊。”法化科最新配備的儀器,是不久前耗資數百萬購入的DNA快速檢測儀。這臺儀器究竟快到什麼程度?以往分析一個DNA需要好幾個小時,而快速檢測儀只需要90分鐘。“有一次快速檢測儀已經鑑定出了結果,那邊的現場案情分析會還沒開完呢。”

這樣神奇的技術,更需要刑警們創造性地加以應用。周起還記得,我市某區縣曾經發生過一系列搶劫強姦案,給當地居民造成了不小的恐慌。“我們分析了現場嫌犯遺留的生物物證,也做出了鑑定結果。”可是在資料庫裡沒有配型成功,總不能採集當地所有男性的DNA吧。周起靈機一動,想到了決定男性性別特徵的“Y染色體”。“它只在一個家族的男性裡遺傳,對它進行分析就能夠有效地鎖定嫌犯範圍。”很快,刑警們把目標鎖定在當地一個家族的男性中,一一進行排查。在強大的心理壓力之下,嫌犯主動投案自首。

DNA看不到也摸不著,只有在放大千萬倍的微觀世界裡,它才會現身。而就是這肉眼看不到的DNA,卻織起了一張隱形的“天網”,庇護著古城萬千市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