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字起的,一聽就寓意十足。
一個一身棉布衣裳的小廝帶著明月和夜昭進了門,只見,一個頭發花白的中年婦人正坐在毯子上紡線,面前有個大大的紡車。
小廝一彎腰:“城主,雲城派使者來了,說是稷聖學宮的人。”
“知道了。還不快去備差?”中年婦人停下了搖紡車的手,緩緩起身,看向明月和夜昭,溫聲笑道:“二位請坐,我這裡地方小,還請別見怪啊!”
“怎麼會?”明月直接坐在了旁邊的矮凳上,夜昭靜靜坐在了旁邊。
須臾,小廝進來奉上了茶水,然後畢恭畢敬的退了出去。
中年婦人看著明月,笑道:“想不到吧,堂堂的棉城城主居然是個女人。”
明月勾唇:“我也是個女人啊!”
在入城之前,明月和夜昭並沒有在意棉城城主是男是女,只是確定瞭如今城主的所在位置和姓名。
如此看來,這中年婦人就是棉城城主“秦紅棉”了。
夜昭在一旁接過話茬兒:“棉城能夠經營的這樣好,全靠秦城主操勞,秦城主居功至偉啊!”
“哪裡哪裡……棉城的土地適合種植棉花,老百姓也都特別勤奮,最近幾年風調雨順,是老天爺賞飯吃罷了!”
明月一看,既然她就是城主,聽著說話也還行,那就不如開啟天窗說亮話來的方便。
於是,明月對著秦紅棉一抱拳,溫聲說明了來意。
聽罷,秦紅棉一笑:“眾所皆知,棉城是一個產棉花的地方,紅棉雖然是城主,但每天也免不了做些紡紗織布的工作。其實在前朝,棉城的城主做的也是這些事。至於,改朝換代的事情嗎……九城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以雲城為先,大家都怎麼做,棉城跟著就是了。”
這是……答應了?
明月和夜昭對視一眼,心道:既然不反對,只要不明確反對,那就還行!
夜昭和明月又跟秦紅棉話了幾句家常,然後就起身告辭。
距離棉城比較近的是陶城,明月和夜昭一起直奔陶城而去。
兩個時辰以後,一座輝煌的城池出現在了眼前。
還沒到城池附近,明月就發現荒郊野外有許多瓷器,那些都是燒廢了的瓷器,或者可以說是殘次品。
這裡的城門口做的特別金碧輝煌,外立面鑲嵌著琉璃瓦,陽光一照,金光燦燦。
就連城門口上“陶城”那兩個大字,都是燒製的陶瓷字,非常別具一格。
利用夜昭的“雲”字腰牌,明月和夜昭很順利的就進了城。
進城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沉,把大地都染成了紅色。
雖然眼瞅著夜幕就要降臨了,但是這裡的人,卻顯得都很忙碌。
明月下了馬,跟夜昭一起進了一家客棧,向店小二打聽:“小二哥,這裡怎麼人人都這麼忙啊?”
“哦?客官是外地人吧?”店小二耐心的笑著解釋:“咱們陶誠這裡的人啊,除了一小部分是開飯店酒肆的以外,都是以做瓷器為生的。燒製瓷器,都是日夜不停的。街上的人匆匆來往,大多是夜裡要去開爐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