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出正月,李海軍就以集團的名義採購了二十輛大卡車。
然後成立了銷售團隊。
為家電下鄉做準備。
但他第一個下鄉的產品是服裝,皮鞋。
有一些是去年擠壓的款式。
每一輛開車都堆滿了各種款式的冬裝,棉皮鞋。
拉扯是周圍掛著下鄉送溫暖的條幅,每個開車配上一個銷售員。
開始以四九城為中心,去鄉下兜售。
當然,價格上肯定是要便宜的,但也只是利潤少了一些而已。
商人沒有做虧本買賣的,賺多賺少的問題,李海軍不僅清理庫存,還把李氏服飾的品牌,透過鄉下活動深入人心。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
現在不如此,以後民間的財富也會被其他商人賺取。
至於家電,主要消費階層還是工人,城市。
但這些都不是快速消耗品,所以李海軍先搶佔第一波市場份額,剩下的買不起的,等以後能買得起了。
他們也會更新換代,只是到時候華美電器早就已經深入人心了。
不過,現在百姓手上沒閒錢,內地的家電市場總會飽和,就跟未來的房子一樣,能買得起的人都買了,買不起你的依舊買不起。
哪怕能夠出口賣到其他國家,訂單也會慢慢話落。
李海軍開始琢磨起來其他的專案。
菸酒,這兩個專案也是暴利。
李海軍提出要生產菸酒,六丫頭跟丁秋楠的眼睛一亮。
不用看別人,就看自家的公公,男人,倆人每日煙不離手,酒不離口。
這生意如何做起來,到時候絕對的日進斗金,財源滾滾。
不過,李海軍決定這次的生意,要跟京城官府合作。
這樣菸草許可證不需要他去辦,二來就是地皮跟建廠的問題了。
有了官方背書,這件事絕不會出現阻力。
只是股份李海軍絕不會讓出去太多,要保證菸酒公司在自己的絕對掌控之中。
談判的事情不用自己操心,李海軍甚至為了促成此事。
還特意給未來的酒起了名字,北方白酒,京都啤酒。
也算是帶著一些整治色彩吧。
這件事果然如李海軍設想的那般輕鬆,當地見香菸的名稱還沒想好,就給起了個富裕香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