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瞬即逝。
秋意漸濃,服裝廠才徹底投建完畢。
沒趕上夏季,好在趕上了秋季換裝。
車間裡,數百臺縫紉機不停歇的轉動著,一條條成型的喇叭褲被裝在了包裝袋裡。
農資商店已經被李紅軍買了下來,只是颳了大白,換了玻璃落地窗。
導購員也都已經上崗了,每天喇叭褲的銷售都很火爆,導購員們累並快樂著。
因為每多賣一件,她們的工資就會多一些。
李紅軍看著滿院的黃葉,交代陳雪茹:“雪茹,工廠要24小時進行倒班制,繼續招人,縫紉機不能停。”
“行,我記下了。”
李紅軍又道:“想辦法進一批毛呢,做毛衣大衣。”
“天涼了,人們該換裝了,到時候毛衣大衣配著喇叭褲,會再次想起時尚風潮。”
陳雪茹眼睛放光,喇叭褲一上市銷售就引起了搶購風潮,一下子就成為了時尚寵兒,如果風衣也有這樣的銷售成績。
他們可以說賺爆了。
以每天喇叭褲的零售與批發,一天的利潤都比酒樓一個月的還要高。
李紅軍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繼續交代:“喇叭褲不要總是一個模板,要在褲筒上跟顏色款式上下功夫,例如小喇叭褲,或者是紅色,粉色,等鮮豔的顏色,男款的顏色就不需要有變動了。”
“這樣可以刺激女人消費,這世界最好賺的錢永遠都是女人跟孩子。”
陳雪茹,如今已經將賓館跟酒樓等生意交給了徐慧珍,一心撲在了她喜歡的服裝生意上。
蛤蟆鏡的生產線都擱淺了,但他們跟羅湖口岸接活,雖然會讓香江的商人賺一些利潤,但目前沒有更多精力,只能暫時這樣。
陳雪茹建議:“紅軍,我們要不要生產一些香江那樣款式的毛衫?”
李紅軍拒絕道:“時機還不到,誰家的女人不會織毛衣?”
“這個再等等吧,等我們空出精力來再說。”
秋去冬來。
服裝廠在李紅軍的指示下,開始生產皮夾克。
皮夾克是大殺器,雖然昂貴,但利潤高,為此,還製作了棉夾克衫。
李紅軍跟香江通話,這李貴跟陳金鳳二人去了這麼久,一直不回來。
他們的意思是過年的時候,跟紅霞一起回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