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泡麵?辣條?
可這些都跟軋鋼廠不搭邊啊,不過食品廠如今只生產薯片,倒是可以增加專案。
“小娥,記一下,讓何曉安排食品廠新增一條泡麵生產線!”
90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再像以前那般不捨得吃,不捨得喝了。
同時,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隨之提高,老三件的沒落黑白電視機已經失寵,新三件,冰箱,彩電,自動洗衣機受到了當下人們的推崇。
何雨柱反覆思考,三天時間轉瞬即逝。
最後何雨柱還是決定收購軋鋼廠,生產家用洗衣機,冰箱,生產出來之後用自家的銷售渠道,擺在聯合商場裡面的家電區銷售。
當然,這件事還要開個會商議一下。
環球集團的董事長辦公室內,何雨柱把婁曉娥,冉秋葉,何曉,六月四人叫到一起。
“首先,我對軋鋼廠有感情!”
“其次,收購軋鋼廠光是它的地皮就不虧,如今家電市場異常火爆,我的想法是把軋鋼廠收購了,生產研發家用電器!”
對於地皮,婁曉娥十分敏感。
“柱子,你說的不無道理,但是我們從未涉足過電器行業,不如把軋鋼廠收購下來改成食品廠,或者是把啤酒廠從飲料廠剝離出來,搬到軋鋼廠來!”
冉秋葉:“柱子,收購軋鋼廠最大的問題是遺留問題,廠子裡上萬工人要如何妥善的解決?”
何曉:“爸,家電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領域,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大了,以經濟效益來講不划算,你不是提出要增加泡麵生產線嗎?”
“我看軋鋼廠這個地方就挺好,改成泡麵廠。”
六月:“小娥媽說的我贊同,軋鋼廠的地皮閉著眼睛都賺,做什麼專案都無所謂,最主要的是上萬工人的安置問題!”
最讓人頭疼的就是上萬工人的安置問題,收購軋鋼廠沒問題,但你就得接手安置軋鋼廠的工人,不論是泡麵廠還是電器廠,初期都不可能上萬的員工,根本消化不掉。
上萬工人的後背後是上萬個家庭,涉及到幾萬人乃至十幾萬人的餬口問題,不由得何雨柱不慎重。
何雨柱:“你們的意見我知道了,今天先這樣,我先去跟楊廠長談一談吧!”
這個會議,開的有些虎頭蛇尾,何雨柱最重要的就是想聽取家人的意見,他要是拍板這個事情也能進行,但環球集團已經交給了何曉跟六月,他要尊重孩子們。
更何況還有婁曉娥掌控大方向,冉秋葉掌控經濟大權,收購工廠不像是買房囤地,這些看得著摸得著的產業,開工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後是賠是賺誰也說不準。
即便何雨柱有著先知,他也不敢斷定一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