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剋扣零食的事,有一次蘇一禮實在忍不住了,眼眶裡兜著滿滿的淚水衝著宋之庭問,“爸爸,那些零食明明是媽媽買給我的,你怎麼可以剋扣呢?你不能代表媽媽!”
當時蘇澄正好出差了好幾天才回來,宋之庭巴不得快點進臥室抱老婆,偏偏還是檢查他的作業,不檢查完蘇澄不讓他進房。
宋之庭本來就心氣不順,聞言故意對蘇一禮說,“媽媽特別喜歡我,她給我的權利。”
氣得蘇一禮兩天都不跟他說話。
此時宋之庭端著菜出來,看見蘇一禮在寫作業,嘴撅得可以吊醬油瓶了,只覺得好笑。
只是他自己的心情比蘇一禮也好不到哪去,蘇澄這次出差整整一週,他比兒子更難受…
“先吃飯再寫”,宋之庭放好飯菜,回頭喊了一聲。
蘇一禮還在賭氣,噘著嘴頭也不回,“媽媽呢”
“出差了”
果然是出差了…蘇一禮徹底難過,衝著宋之庭的方向說了一句“我沒胃口!”,又繼續寫作業了。
宋之庭直接上前將人抱到餐桌,拍了拍他的小腦袋,“蘇一禮,你再這樣我讓媽媽別給你買禮物了”
“我不要禮物…我要媽媽陪我吃飯!”
宋之庭笑著回了一句,“陪不了”,他還想有老婆陪著吃飯呢!
蘇一禮一口接一口地塞著飯,越吃越不得勁,突然抬頭問宋之庭,“爸爸,是不是你不好好工作,所以媽媽才要這麼辛苦,為什麼我同學的媽媽每天都可以陪他們…”,說完不待宋之庭回答,又接著說,“爸爸你就不能認真工作嗎…媽媽好可憐…”
宋之庭又好氣又好笑,隨口回了一句,“媽媽不回家,不能怪爸爸呀,你不開心,爸爸也不開心呢…”
其實宋之庭的意思是蘇澄有事忙不回家,但他忽略了蘇一禮的理解能力。
三歲的蘇一禮對大人的話還不能全部聽懂,宋之庭說完,蘇一禮只抓到了一個重點——媽媽不回家。
對語言還處於摸索階段的蘇一禮不知怎的,就自動理解成“媽媽不喜歡回家”了。
於是第二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同桌妞妞和他需要媽媽給她做的新裙子時,蘇一禮突然哭了出來。
“蘇一禮,你怎麼了啦,你不要哭,你可以叫你媽媽給你做的”,妞妞急得擺手,連忙安慰蘇一禮。
蘇一禮一聽,哭得更厲害了,“做不了的”
“可以的,你媽媽之前不是還給你做了帽子嗎”
妞妞說的是之前聖誕節蘇澄給蘇一禮做的毛線帽,她技術不好,做得疏密不一,不過蘇一禮十分受用,逢人就誇,小孩子也分不清手藝好壞,見蘇一禮到處誇,就以為蘇澄特別會做帽子,還回家跟父母分享——蘇一禮的媽媽特別會做帽子,給蘇一禮做了一定全校最漂亮的紅帽子。蘇澄去接蘇一禮下課的時候,還有家長專門過來跟她討教技藝,把她窘得再也不敢瞎動手給蘇一禮做手藝品了…
妞妞剛說完,蘇一禮哭聲升級,抽抽噎噎地說了句,“再也做不了了,我媽媽不喜歡回家!”
剛好老師路過,聽見蘇一禮的話嚇了一跳,當天晚上就給蘇澄發了幾百字的微信小作文,暗示蘇澄要有成年人的意志和精神,一切以孩子為重,不能為了虛無縹緲的情意拋棄美滿的家庭,看得蘇澄一臉懵逼,一番瞭解,才知道了蘇一禮在學校散播她“不喜歡回家”的假訊息,搞得老師誤會她是不是在外面有家了……
蘇澄聽完,翻了個白眼,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又是宋之庭對蘇一禮說了什麼導致他錯誤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