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生說笑了,山裡人哪懂什麼保養,該吃吃該喝喝,山裡空氣好,不像城裡那麼多汽車尾氣什麼的,人的身體也就跟著好了起來。
在我們村裡,我還算年紀比較小的,今年六十一歲,百歲老人都有好幾位,身體硬朗的很,能吃能喝,頭腦也很清醒,你們要是感興趣的話,我可以帶你們去拜訪一下!”
聽到村長這樣說,袁旭東略微感興趣道:
“那就麻煩村長了,回頭帶我們過去拜訪一下,我看看能不能討教一點養生秘笈,也活個一百幾十年的。”
“袁先生還這麼年輕就開始考慮養生啦?是不是身體有哪裡不舒服,比如說......哎呦......”
不等顧佳說完,在上臺階的時候,她腳下一滑,身體往後傾斜,袁旭東眼疾手快地抱住她,扶著她的腰肢關心道:
“下雨地滑,小心一點,別摔著了。”
“嗯,謝謝!”
被袁旭東抱在懷裡,顧佳連忙站直身子,等袁旭東鬆開她的腰肢,她撩了撩頭髮看向村長轉移話題道:
“村長,你跟袁先生說說茶廠的具體情況吧。”
“好,馬上就要到了,我們邊走邊說吧。”
村長微微點頭,一邊領著袁旭東等人走向不遠處的炒茶作坊,一邊開口闡述道:
“我們是純手工做茶,做的都是好茶良心茶,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茉莉花茶噴香精,紅茶加糖染色,鐵觀音為了褪色脫酸,我們是不做的呀。
可惜產量低,原來的老闆又不看重,慢慢就變成了現在這個局面,我是這個廠的廠長,也是這個村的村長,廠裡的工人都是村裡人,一年到頭也就賺個一萬塊錢左右,都指著這個錢養家餬口,我們這地方地荒山深,能種茶,種不了糧食,這個茶廠如果沒了,小娃子們就得捱餓呀!”
走進茶廠,見許多炒茶師傅穿著簡陋的工作服,就在農村燒飯用的灶臺上手工炒茶,就像炒菜一樣翻來覆去地炒著。
袁旭東不懂茶葉,但是不妨礙他一眼看出這裡的簡陋條件,隨便架起一口鐵鍋,底下燒著木炭,一個工人站在旁邊手工炒茶,難怪李太太棄之如履,心裡這樣想著,他看向村長問道:
“村長,你說大家一年到頭也就賺個一萬塊錢左右,平均每個月還不到一千塊錢,這麼低的工資,村民們還願意幹?”
“不願意幹也得幹,人沒得選的時候,事情也就簡單了,一家出個兩三口人,賺的錢也夠基本花銷的了,也有一部分年輕人不願意窩在山裡,外出打工,一年到頭也沒攢下多少錢。
小部分留在了外面,大部分還是回到了山裡,成家立業,然後幹起祖祖輩輩的茶葉,我年輕的時候也去外面闖蕩過,始終還是離不開這片大山。
山裡和山外,完全就是兩個世界,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走出去的,不怕你們笑話,在我們村裡,誰家的孩子要是能考上大學,那就跟古代的狀元一樣光宗耀祖,全村的人都會上門恭喜。
可是在大山外面,遍地都是大學生,山裡的孩子除了吃苦耐勞一點,其他地方完全比不了,也就混個不上不下的溫飽,還不如在村裡安安心心地生活,忙的時候採茶炒茶,閒的時候聚在一起聊聊家常,樂得輕鬆自在!”
跟著村長轉悠了一圈茶廠,說是茶廠,其實就是一個露天的大院子,隨便架起幾口大鐵鍋,排除這些負責炒茶的工人,整個工廠也就那幾口大鐵鍋還算值點錢,估計能賣個幾百塊。
想到顧佳花了三百萬接手茶廠,後續還要投入幾百萬,袁旭東忍不住瞥了她一眼,感受到袁旭東宛如關愛智障般的眼神,還有他嘴角的笑意,似乎是知道他在想些什麼,顧佳忍不住瞪了他一眼,然後看向村長道:
“村長,這裡沒什麼好看的,我們去茶園看看吧,那裡才是茶廠的根本!”
“好,路有點不好走,村民們正在鬆土,我帶你們過去看看!”
跟著村長走進茶園,看著滿山遍野的茶樹和忙著鬆土的村民們,其中還有一些半大孩子的身影,袁旭東眉頭微皺道:
“村長,這些孩子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