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看戲和電視看劇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體驗,這種感覺不僅體現在視覺的差異上,更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非要做個比喻的話,那就是上帝視角,你眼睜睜的看著事情的發展,沒有任何特效音效的加持,眼前發生的故事就很真實了。
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路上發生車禍了,你去湊熱鬧和看見電視上發生車禍了,這其中的感受能一樣嗎?
如果一個演員的演技渾然天成,讓人看不出來他是在演戲,那麼他拍出來的戲就很真實,不論是現場觀看還是從電視上看。所以衡量一個人的演技並不是看這個人是不是長得很帥,長得很漂亮,而是看他的演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合乎情理的發生,沒有一點做作之色。
莫新也一樣有這種感覺。
現場拍攝中的孫智不過是一個七歲孩童,跑跳起來天真無邪,動作是那麼的自然,好像他本來就是府邸裡的貴族少爺,而那兩個群演男女就真的是他的親身父母一樣。表演沒有一絲凝滯感,順其自然的就發生了,莫新看到這一幕,由衷的在心中為孫智鼓掌,而那兩個低價請來的群眾演員同樣如此,比一些演員誇張的演技好太多了。
可能是接這樣的戲比較多,他們雖然沒有經過正規的學習,但是有時候紙上談兵並不如實際經驗豐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莫新,至少莫新是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莫新一邊觀看一邊深思,換做是自己,他能像孫智,像那兩個群演一樣去演戲嗎?換做自己,他又該用什麼樣的動作,什麼樣的表情去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呢?
莫新陷入沉思的時候,導演王和平又要求道具去佈置場地了。莫新就那樣痴愣愣的看著已經空無一人的場地,開始在心中反覆揣測,模擬。
趙紅顏借給他的五本書,他也不是白看的,該怎樣表達自己的肢體語言,該怎樣用眼神動作來表述自己的神意,莫新對這些基礎的表演技巧心裡有個底,所欠缺的只是經驗。
其實吧,有時候書看得多,並沒有什麼用,反而是平時的經驗會起到幫助。
不是有句話嘛,學以致用,學到知識就要用,不然學來幹嘛?
莫新第一次進片場,第一次看拍戲,就有感而發,陷入自己的沉思,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好的兆頭,至少不像高莉莉,雖然人在片場,心思卻不在,其他幾人要麼安安靜靜的聽導演講戲,要麼老老實實的待在一邊,不像她這裡走一下,那裡拍張照,全然沒把忙得要死的工作人員放在眼裡,還一個勁的添亂。
興許幾個導演看她第一次演主角,心裡興奮是很正常的,在沒有影響正常拍攝的情況下,也沒有喝止她,只是看她的目光隱隱有些不悅之色。
莫新一個人躲在角落裡,陷入自己的沉思。
夜幕漸漸降臨,即將引來今晚的重頭戲——滅門慘案。
場務招呼眾人吃飯。
一摞摞盒飯從餐車上抱下來,不論是劇組的工作人員還是群演,一人一個盒飯,一瓶礦泉水。
莫新也領到了一盒,開啟一看,菜色還不錯,甚至還有一個雞腿,不知是不是主演都是這個待遇,莫新自然也不會湊上去看看別人吃什麼,但想來像是導演啊,主演啊,他們的盒飯總比普通員工要好得多。
悶頭吃飯,莫新不甚在意,甚至叫他吃白米飯他也能下嚥,他從來都不挑食。
吃完飯,片場拉起大燈,院子裡被高射燈一照,完全像白天一樣,就算夜幕降臨也不影響拍攝。不過拍攝時需要黑的地方也不會亮大燈,只會點亮小燈以供攝像機拍攝到人影,不然這個拍攝地黑壓壓的,伸手不見五指,攝影機肯定什麼也拍不到,這能叫片子?
莫新吃完飯又等了一會兒,孫智和幾個身穿黑衣的刺客在聽導演安排講解,隨著導演的一聲“攝影準備。”場內大燈突然熄滅,只有攝影機的方位亮起小燈,還只亮在演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