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寢,傳自古代的舊習。最早的出初可追尋到周朝。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延續下帝王的血脈,以確定國柞的延續。
放到民間就成了待客的一種禮節。
當然,也兼著獲取優秀基因,幫助家族誕下優秀子嗣的目的。
不過這種情況一般是在春秋到戰國這段時間出現。那個時候地廣人稀,村與村之間的距離可能需要三五天才能往返一次,這大大的阻隔了人員交流,和血脈的豐富。
再加上這中間還有其他阻隔民戶出行交流的因素在內,這就使得一地之內很容易出現血脈相近的情況,從而誕生下痴傻呆病的嬰兒。
所以為了防止這一情況出現,春秋到戰國時期,民間就逐漸盛行起一種以家中女性招待貴客的風俗。
當然,這裡的貴客只指那種真正的貴客——既學子、貴族等,兵士之類的要看情況,槽漢子什麼的,你還是自己扣腳吧。農戶人家就算在樸實,也沒樸實到把自家姑娘給民夫白睡的地步。
那為什麼又可以給學子、貴族白睡呢?自然是因為這兩者有身份。
前者是潛力股,說不得什麼時候人家就成了士族,連帶著自家也有可能跟著雞犬升天,改變家境。
後者則本身就是貴族,一般民眾所向往的階層,所以只要有機會,樸實民眾也不介意犧牲下自己的女兒甚至是妻子來換取整個家族的改變。
別說人家現實或勢利,而是那個年代就是如此,為何家人能生活好,子孫後代不至於像自己一樣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生命不由自己主宰,他們還是更願意犧牲下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來換取更好的前程。
畢竟在春秋時代,血脈,可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潛在助力。
就跟現在的島國一樣,出身某某家的人,就是比一般民眾更容易上進,更容易獲得成功。
然後時代到了漢代,這種情況才發生了改變。因為人員交流變得相對簡單了一些,以及數十年戰亂的影響,民眾的生活區域變得更為集中,基本很難再遇到春秋和戰國時代學子游學的那種事情,所以奉女侍寢這種事情又從民間流進回了貴族府邸之內。
侍寢成為了一種真正的禮節,用以讓貴客感受到精神方面的愉悅。
並且所用女子也不再是家中女兒或是夫人,而是買來的侍女。
這樣一來既可以體現自己的大方和對客人的重視,也可以免去自家女人‘辛苦’。
就這樣,這種非常侮辱女性,甚至是物化女性的風俗就流傳了下來,直到宋末沒落,元朝消失,明、清兩代偶見個例,然後在民國時期徹底消失不見。
卻不成想,在這個世界的島國見到了這種事情。說實話,還挺新鮮的。
就更不要說對方還是一名長相不錯的美女,且還是有名有姓的角色了。這種隨之而來的征服感,別提有多帶勁了。
反正鍾圖是沒忍住,且也沒想忍,在看了看旁邊跟躺屍似的,閉眼裝死的御劍冥夜一眼後,就把燈一閉,衣服一脫,瞬間壓了上去。
不久後,熟悉的悶哼聲響起,某種不可言說的聲音漸漸在房間中響了起來。
……
一夜無事,時間轉眼來到了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