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鄰居剛開始還享受過便利,但是等葉家的豆腐成搶手貨之後,他們再想買,也要排隊。
張秀梅倒是想和鄰居打好關係,願意給他們提前預留出來,但是其他顧客不看,他們看到會鬧。
她不知道怎麼辦,還是葉楚楚強勢規定,所有人一視同仁的排隊,鄰居們要是有意見,不願意再照顧生意,他們也能承受得起。
誰知道規定出來後,鄰居們小小抱怨完,還是繼續支援他們的生意。
這讓張秀梅看不懂,卻也多了一份信心。自家豆腐就是好吃,她完全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儘管生意好,她看到自家門口多出一個競爭對手,還是很生氣。
她忙著做生意,沒空去檢視競爭對手,把這事交給葉建剛去辦。
葉建剛推著輪椅到有叫賣聲的地方一看,差點氣暈過去。
“媽,你們在幹什麼?”他問了一句廢話。
鄭冬梅沒好氣地回他:“賣豆腐,沒看到啊!”她說完這一句,又繼續去叫賣,爭取要從排隊的人群裡拉幾個過來。
眼下沒人過來,她眼珠子轉,指著葉建剛說:“這是我家老二,他家的做豆腐技術還是我教的,我的豆腐味道會差?”
這話還真有一定道理,排在除伍末尾的幾個人,還真被她打聽,願意嘗試一下。
鄭冬梅見真有人掏錢買豆腐,也不嫌棄葉建剛礙事,甚至還巴不得他多留下來當活招牌。
葉建剛沒想到有一天會被親媽搶生意。他不是說不能有其他人在鎮上賣豆腐,但是鄭冬梅不是別人,她要賣,怎麼也得提前說一聲。
退一步說,不告訴他也就算了,價格還比他家的低,這讓他怎麼做生意。他和家裡人商量怎麼辦?
怎麼辦?涼拌。
葉楚楚不用試味道,就知道鄭冬梅打出來的豆腐比不上她做出來的豆腐。她又不是靠技術取勝,完全是靠空間泉水的加成才讓豆腐味道與眾不同。
有人要搶生意,讓他們儘管去搶,看他們能堅持幾天。
張秀梅擔心生意被搶走,但看到葉建剛難看的臉色,也識趣地不再說話。
鄭冬梅高興得不行,她沒想到三鍋豆腐居然全賣完了,這可是個好訊息。她主動上門顯擺:“老二,你個沒良心的,賣豆腐這麼賺錢,居然不告訴我,還天天哭窮!”
葉建剛看一眼張秀梅,他還真不知道每天賺多少錢,畢他不管錢。
“我也不知道賺多少錢,一直是楚楚管賬。”張秀梅是一問三不知。她只負責收錢,成本多少是葉楚楚算賬。
“是有賺一點小錢,但是家裡開支也大,爸媽每個月的醫藥費,還有我們姐弟上學的錢,日常開支也都是錢。奶,你賺錢了,有沒有錢借?或者把大伯借的那些錢還清也行?”
葉楚楚希望鄭冬梅的生意能堅持下去,能賺錢最好,以後也不會再上門佔便宜、找麻煩。